返回第619章 汇沣银行慌了(4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因此,今天的《东方日报》销量开始不断增加。

    早在前一天,崔子龙便料到《东方日报》将这些事情公布出去,必定会引来销售狂潮。

    因此,他直接下令,今天这版《东方日报》直接印刷50万份!

    报纸头版之上,三条重磅黑料如三把利刃直刺汇沣银行命脉,将这家金融巨鳄多年来不择手段打压同行、操纵市场、强行并购的斑斑劣迹公之于众。

    首当其冲的爆料,正是崔子龙麾下情报部门耗尽心血与财力、历经无数暗访与周旋才挖出的汇沣银行当年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收购恒声银行背后的暗箱操作。

    事实上,这些被曝光的黑料不过是崔子龙手中掌握的冰山一角。

    报纸受限于版面篇幅,只能择其要者先行披露,余下更多触目惊心的证据链与内幕,已做好每日接力爆料的准备,势要将汇沣银行的遮羞布彻底扯下。

    而且,爆料的都是证据确凿的黑料,《东方日报》并没有造谣生事,即便是政府,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以说,虽然汇沣银行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商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其实都很正常。

    可汇沣银行的每一条黑料,都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底线。

    只是,每一次,汇沣银行都做得非常隐蔽,让大家难以获取证据罢了。

    再加上每一次都有政府机构的站出来为其靠山或淡化处理,最终都是以汇沣银行获利为结束。

    使得汇沣银行在香江金融界长期屹立不倒,甚至愈发嚣张。

    如今,在崔子龙操控的情报机构花费大精力去调查下,不少证据都被一一翻出来。

    证据确凿之下,顿时引起大量的市民讨论起来。

    而《东方日报》的这一系列报道,无疑是将汇沣银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点燃了民众心中对金融行业公正透明的渴望之火。

    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香江的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汇沣银行的黑料。

    市民们愤怒的情绪如潮水般涌动,对这家老牌英资银行的那些黑料的愤怒和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街头巷尾,茶餐厅里,办公室中,人们的话题无不围绕着汇沣银行以往的丑闻展开。

    恒声银行,董事长办公室。

    何善恒一大早便早早地来到了公司,然后泡了一杯茶,准备在上班之前,一边喝茶,一边看今天的报纸新闻。

    这是他养成多年的习惯。

    当看到《东方日报》那关于当年恒声银行为何会出现莫名其妙的舆论,以至于导致出现挤兑潮,最终被汇沣银行收购的新闻时,何善恒明显懵了一下。

    当年,汇沣银行操纵舆论的行为非常隐秘,以至于直到如今,何善恒都不知道,此事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他如今的东家汇沣银行。

    一封由当年汇沣银行大班亲自签署的收购计划信件,被拍成照片,放在《东方日报》的报纸上。

    那亲笔签名,何善恒非常熟悉,他一眼就看得出是真是假。

    此刻,他颤抖的手,都足以代表着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一切都清晰了,原来,他以为当年之所以发生那样的事,是市场自然波动导致,是他恒声银行运气不好。

    却没想到这一切竟是汇沣银行在背后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何善恒的内心五味杂陈,更多的是被欺骗的愤怒。

    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帮助自己的仇人管理着恒声银行……

    而在恒声银行总部大楼附近的汇沣银行,沈弼也同样一早便知道了此事。

    他没想到,林浩然居然还打算发起反击。

    “各位,此事该如何办才好?”沈弼皱了皱眉头。

    这些事情虽然是以前的事情,可公布之后,给汇沣银行带来的影响绝对是不小的。

    “沈弼先生,有政府的支持,即便林浩然这么折腾,也不过是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良的口碑而已,最终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包约翰笑着说道。

    显然,他对此事并不是很在乎。

    其他高层也同样如此。

    就像上一次,他们操控那些东亚银行的前员工,不也同样不了了之?

    香江,终究是他们的地盘。

    然而,这个时候,有手下冲进来汇报:这些新闻不仅仅在香江报道,在日本、美国、欧洲不少国家的商业报纸,都开始报道了。

    顿时,现场那原本不在乎的气氛,顿时变了起来。

    不少高层都慌了。

    香江是他们的地盘,不代表国际市场是他们的地盘。

    而如今,他们正打算全面进军国际市场。

    在这个时候,他们出现这样的黑料,对汇沣银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