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特殊人物(4 / 5)  长河锁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本事,咱们工程现在遇到的那些技术难题,渠道防渗效果差、夏季溶雪性洪水导致上游滑坡形成堰塞体等等,他或许能帮咱们解决。”

    大刘挠了挠头,疑惑地说:“可就算他是专家,张副指挥也不用把帐篷让出去吧?张副指挥是领导,平日里工作就够辛苦了,住地窝子哪能行呢?”

    营地里已经很久没来过新人了,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有很大的波动,大家虽然身处戈壁滩,消息相对闭塞,但也有所耳闻。因此,对于突然到来的老专家,众人心里都有些吃不准。几个脑子活泛的,已经大概猜出了个七七八八,私下里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王力瞧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不说明白,大家的猜忌一旦蔓延开来,往后可就更不好收拾了。在这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最怕的就是人心涣散,心一散,大家干活时连铁锹都能挥乱。

    王力掐灭手中的烟头,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也知道,咱们这工程上还有不少技术卡壳。张副指挥把帐篷让出去,就是想让陈教授住得舒坦些,好安心帮咱们解决问题。陈教授是真有本事,他之前参与过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咱们要是能把他的本事用上,工程肯定能往前大踏步推进。而且,张副指挥主动吃苦,给大家带了个好头,咱们都得向他学习。”

    张志成在地窝子里安置好铺盖,简单拾掇了下这个狭小昏暗的空间。又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角落一处还算平整的地方。做完这一切,他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匆匆朝着医疗队赶去。

    帐篷内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张志成开门见山:“林悦同志,咱工地新来了一位水利专家,叫陈启明教授。你也知道,咱们工程现在技术难题一大堆。陈教授是林师长特意带来,指望他来帮咱们破局的。我刚把他安置妥当,考虑到他一路舟车劳顿,你能不能去给他做个基础身体检查?另外,也跟他讲讲咱们塔河营地生活上的各种注意事项,他初来乍到,对这边情况两眼一抹黑。”

    林悦听闻,眼中闪过好奇,又带着几分惊喜。她放下手中清单,坐直身子认真听着,待张志成说完,她微微点头,眼神坚定:“好啊,这肯定没问题。不过现在形势这么复杂,这位专家怎么会突然到咱们工地来?”

    张志成神色一敛,上前几步,压低声音说:“这里面事儿挺复杂,以后找机会再细聊。简单讲,陈教授是实打实的水利人才,在专业领域造诣深厚,只是因为一些学术观点和主流相悖,被打成了右派。但咱们搞工程,看重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助力工程推进,那些外在因素都不重要。所以,咱们得给他提供好必要的支持,让他安心搞技术。”

    林悦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张副指挥。我这就准备检查的东西,咱们现在就过去吧。”说着,她起身走向一旁的医药柜,开始翻找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医疗器械,又拿了一个干净的医用托盘,将器具一一摆放整齐。

    两人走出医疗队帐篷,此时戈壁滩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在脸上带着丝丝凉意。张志成在前带路,林悦跟在身后,她一只手紧紧抓着托盘,用身子挡着风,防止里面的器具晃动碰撞。

    很快,他们来到了陈启明教授的帐篷前。“陈教授,您好。我是张志成,我带医疗队的林悦同志来给您做个体检。”

    “陈教授,麻烦您先坐这边,我先给您量下血压。”她把托盘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动作娴熟地拿出血压计,开始调试袖带。

    “咱们这营地在戈壁滩上,条件比较艰苦。气候干燥得很,昼夜温差极大,晚上能冷到让人打哆嗦,白天又热得像蒸笼,您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多喝点水。饮食方面,虽说比不上城里丰富,但基础的饮食都能保证供应。要是您身体有任何不舒服,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别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们说,我们医疗队就在营地的西边,从您这儿出去,顺着那条小路直走大概五十来米就到了,24小时都有人值班。”

    陈启明认真听着,不住点头:“小林同志,太感谢你了。我在农场劳动改造时,条件也很艰苦,这些我都能适应。我现在就盼着能赶紧投入工作,为咱们工程出份力。”

    检查结束,林悦说道:“陈教授,您的身体状况总体还不错,就是长途跋涉后有点疲劳,这两天您可得多休息休息,把身体调养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林悦和张志成离开陈启明的帐篷后,风势愈发大了起来,张志成抬手挡在眼前,眯着眼对林悦说道:“林悦同志,今天辛苦你了,你先回医疗队吧,我去看看工地的情况。”

    林悦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也注意安全。”说完,抱紧托盘,顶着风沙艰难地往医疗队帐篷走去。

    转身朝着工地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着被风沙笼罩的施工现场,心中满是忧虑。工程已经因为技术难题和物资短缺陷入了困境,如今又面临着国外合作方中断支持的压力,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深知,陈启明的到来或许是一个转机,但这转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他们共同努力。

    不远的地方,一群职工正围在一起,讨论着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