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上·中(3 / 4)  激荡1979!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但这种在虚构里面看到自己的名字感觉还挺奇妙的。

    当然,这部并非完全虚构的,前面的重头戏是黄埔军校的剧情,男主人公江立民是黄埔三期的,而他大哥江立中还是黄埔教官,后来的老蒋身边大红人,比他的顶头上司戴老大还要牛逼轰轰。

    沈最在功德林待了十年,那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黄埔人,沈最很喜欢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所以尽管他不曾上过黄埔军校,但对黄埔了解颇多。

    这个作者说的基本能对上,可见在资料搜集方面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然而继续看下去,沈最就有些冒汗了,娘希匹的,这人怎么知道自己这么多小秘密,甚至他的一些口癖和微表情,习惯小动作都了如指掌!

    寥寥几笔,仿佛两人是故交一般熟稔。

    要知道现在沈最还没出版他的回忆录,他交代的那些报告都是直接上交的,并不对外流通,层次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到。

    看来这作者能量不小啊!

    魏明确实没少查资料,包括政协的文史资料馆,但这主要还是归功于他前世看书够多够杂,积累丰富。

    沈最83年出版的《我这三十年》,86年出版的《我的特务生涯》,93年的《人鬼之间》,魏明都看过,再加上老鬼透露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写起来就很有真实感,看的沈最一愣一愣的,仿佛身边有一双看不到的眼睛。

    女儿问他认不认识江立民,现在沈最有些不确定了,会不会当年共党里真有这么一号人,这其实是一部纪实文学?

    他一边看,一边想,中,江立民年轻时在老家混不下去,于是远走魔都投奔身为国党元老的姐夫和姐姐。

    巧了,沈最十八岁的时候在长沙混不下去,被学校开除,之后就去魔都投奔姐姐和姐夫,也是在姐夫的引荐下才走上这条特务之路的。

    只不过江立民是被姐夫推荐去了黄埔。

    自己干了特务后,很快就被戴老大赏识,成为四大金刚之一。

    而里面江立中和江立民兄弟也跟戴老大关系匪浅,两兄弟也是搞地下工作的。

    突然,沈最想到一种可能,这江立民不会是以自己为原型写的吧!

    沈和江,都是三点水旁啊!

    虽然里面已经有一个沈最了,但江立民的一些经历跟自己确实能对得上,性格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两人立场不同而已。

    如果自己也是信共产主义的,可能自己就是江立民了。

    别看他是个特务,年轻时候也曾热血过,也曾干过带着同学到家里,对着父亲高喊“打倒土豪劣绅”,而中江立民也曾干过类似的事。

    沈最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起码这个男主角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于是他对这部的兴趣越来越大,每一段都看得非常仔细,仿佛能从中挖出江立民的真实身份。

    不过沈最在短暂上线后很快就没了戏份,剧情随着江立民的视角继续发展,然后就没了。

    啊,怎么这就没了!也太短小了吧!

    其实不短了,二十多万字呢,《收获》这一期一半的版面都给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上》。

    只不过哪怕沈最迫切想看后面的剧情,但他没有能力拿到后面的稿子,你以为你是巴金啊。

    女儿见他合上了杂志,赶紧跑过来问:“爸,我可以看了吧。”

    “给,”沈最想了想问,“娟娟啊,你对这个作家有多少了解啊?”

    “魏明啊,你不知道吗?”

    “他很有名吗,我凭什么知道。”

    “就你平时很喜欢听的《同一首歌》就是他写的,当然他主要是作家,谢进导演的《牧马人》就是他写的,我一直想陪你去看呢。”

    “那他多大了?是哪里人啊?”

    《中青报》没少介绍魏明这个青年楷模,沈美娟张嘴就来:“魏明同志在北大工作,好像是河北人,也就二十岁左右吧。”

    “魏明是本名还是笔名?”

    “本名啊。”

    “本名?姓魏?直隶人?”沈最猛地站了起来,去魔都投奔姐姐,而且大哥是国党高层,突然,沈最脑子里蹦出一个名字来。

    魏三儿!

    ~

    魏明和小红阿龙在机场候机的买了三份《中青报》,“我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评选活动还在继续,他们买了报纸就可以给龚樰投票。

    至于朱霖就算了,投了她也评不上,人气基础差太多。

    他们正嘀嘀咕咕着,巴老来了,魏明赶紧过去帮他拎行李,通电话的时候就知道他们是同一航班了。

    巴老来了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报刊亭还有《收获》吗?”

    魏明摇摇头:“没有了。”

    巴老笑道:“看来还是低估你的实力,60万发行量怕是满足不了读者啊。”

    他只想到《人间》不是当下流行的知青反思题材,却忘了魏明是当下最流行的作家,自带热度的那种。

    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