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余缺拜见了镇海大将军,且的携带着一面兵纛而回的消息,瞬间就在真君岛上传了个遍。
许多人对此是目瞪口呆,不住的感叹余缺当真是好造化,前一脚才恶了天册君,结果后一脚就得到了老将军的青睐。
其中还有人嘀咕:“有真传坐镇,就是好啊。我宫若是能够派真传过来,必定也能得到一面兵纛,那时何必再去听令于天册君。”
而在黄山行宫这边。
众黄山弟子们见余缺安然无恙而返,且还携带了可以独立行动的兵纛,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即便是宫冬雪,她也是脸上的神色融化,眉宇间轻松了许多。
但是余缺却并没有和他们好生的庆贺,一返回黄山行宫后,他将军帐中的事情简单交代给了宫冬雪后,就揣着老将军赐下的那方册子,走入了行功静室中。
除了三煞秘法之外,和他一同进入静室的,还有收纳在罗刹头船当中的众多罗刹族典籍。
头船乃是罗刹王为自家族人准备的后路,其自然也将族中的典籍种种,都留有一份在其中。
只可惜的是,头船当中本来还有海量般的罗刹族资粮,但是罗刹国遭逢大难,罗刹王不仅没有来得及往其中存放财物,反而将头船内的财物取出众多,寄希望于能依仗火山阵法,抵御外敌。
这边导致头船中的财物,仅有少许,用来养活近千的罗刹族人,倒是可以保证彼辈一甲子之内无忧。
但是对于当今的余缺而言,就已经算不上是一笔大财了。
不过这只罗刹头船本是,对他而言已经是一样难得可贵的宝物。
静室中。
余缺在思索片刻后,他并没有将船中的典籍取出,而是直接就连头船变大,化作成了一方帐篷大小,然后捏着秘法册子,自己走入了其中。
此地虽然是位于黄山行宫当中,弟子们也检查过数遍。
但是这里毕竟是真君岛,而并非是黄山,再加上此岛眼下名义上被那天册君暂领,黄山一众又离开行宫已有半年。
保不准的,行宫静室就被人做了手脚。
因此余缺在此地闭关,还是稳妥一些为好。
正好罗刹头船就有如此作用,哪怕是海外仙宗出动,也不能察觉到其中的端倪。
就这样的,余缺藏身在罗刹头船内,足不出船,日夜翻阅各种典籍,并将那《三煞劫炁真诀》,背得是滚瓜烂熟,一字不漏。
渐渐的,他对于所谓的采摘三种煞气合而为一的手段,心里也生出了自认为可行一种方法。
而在这段时间中。
天册君那边,一直有一批大小太监,时刻都观察着余缺、黄山众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余缺本人,每一息都有至少两个太监,相互窥视着他。
但是让太监头领怒不可遏的是,大半个月下来,他们除了知道余缺始终在静室中闭关之外,其余的便一概不知了。
“蠢货!当初让尔等好好布置,尔等都是吃干饭的吗?这点活计都办不妥当。”
老太监声色尖利的训斥着。
他赶走了两个当值的小太监,随即握着一方秘法玉玦,调动神识,暗暗的往黄山行宫那边蔓延而去。
但是等到他成功的避开了黄山行宫中的阵法,且将神识探入余缺所在的静室当中时,依旧是半点动静都没有,连呼吸声都听不见,就好似静室中空无一人似的。
老太监的面色阴沉,他连忙又换到了其他的静室中。
在其他的静室内,他则是清晰的察觉到了一个个人影,除去那两个已经凝煞的小浪蹄子之外,其余在静室中的黄山弟子,他甚至能清晰的窥视到对方的面容,而非仅仅是一团模糊人形。
可这情况,不仅没有让老太监欢喜,反而更是让他眉头紧皱。
因为这就证明,他麾下小的们并没有在黄山行宫那边偷懒,仅仅是余缺不知道使用了法子,竟针对性的克制了他们窥视手段。
再三的反复确认之后,老太监无奈,只能快步小走,低头来到了天册君跟前,将窥视情况告知给对方。
天册君这大半月以来,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连甲胄也不穿戴了,整日赋闲在家似的,低调的修身养性。
听见了老太监的回复,天册君捏着又找人打造的黑白玉棋,口中冷笑道:
“窥视不到就窥视不到。
反正老将军拉拢此人,不外乎是见孤势头正旺,又不方便亲自压一压,便找人来与孤唱对手戏罢了。
数年来,孤不知经历了多少这种事情,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能长期和孤唱对手戏的。”
啪的,天册军将手中的棋子压在了棋盘上。
他淡淡道:
“跳梁小丑罢了。本道的渔网很快就要收拢,此子眼下跳的再欢快,最后也不过网中一鱼虾罢了。”
老太监见天册君并未动怒,大松一口气,连忙回应:
“君上所言极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