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要跟着他出门,那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拖后腿。
李追远电话里的那句话,对女孩的影响很大。
很多人在想要做事与改变时,面前都会竖起一堵阻拦你的墙。
这堵墙的名字并不是叫困难与险阻,而是你自己内心深处,渴望一蹴而就的完美。
李追远说要带阿璃一起出门走江,不是感性上的冲动,而是理性上的利覆盖了弊。
这其实是一种折中。
而阿璃,也很快做出了改变,她也开始做出自己的折中。
在女孩的视角里,前方是少年的背影。
他在前面行走,自己在后面跟随。
出门在外,不可能像在家里,他会牵着自己的手与自己并排。
前方的人或物,他都会先看见先处理先做出判断,自己只需要,跟上他,跟上他,一直跟上他。
前方,少年的背影越来越清晰,阿璃的呼吸越来越平稳,步伐也越来越轻盈。
她现在还是无法接纳外面这个世界,但有他在的地方,就能撑起容纳自己的空隙。
只是一个电话,让两个人都立刻做出了新的调整,开始双向奔赴。
柳玉梅站在坝子上,眺望着远处正往回走的自家孙女。
刘姨站在柳玉梅旁边,担忧地把瓜子仁吐出,嘴里咀嚼着瓜子皮。
原本在前面田里耕作的秦叔,被柳玉梅喊回来,去屋后田里锄草。
因为他留在前面,会提前与阿璃接近,会辜负自家孙女这一轮主动迈出去的效果。
秦叔倒也没老老实实地耕地,他拿着锄头,身子后倾,躲在房屋墙壁后,探出头。
这个实诚的汉子,这辈子难得的鬼鬼祟祟。
大家都很期待,也都很激动。
以前在大学时,阿璃有过一次自己出门,买回一罐健力宝的经历。
但那极具突发性与偶然性,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却不可持续。
这次,是小远的电话打过来,阿璃主动去接,说明女孩正在主动融入小远那边的节奏。
而这,也几乎明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柳玉梅没姓氏血脉偏见,小远在她眼里,就是秦柳两家的孩子、传承者、家主。
只是,如果真正拥有秦柳两家血脉的人,能走上江面,对她而言,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足以向秦柳两家完成最完美的交代。
女孩走下村道,步入小径。
刘姨:“阿璃走得很自然,像是以往小远牵着她走时一样。”
柳玉梅点了点头。
刘姨:“如果这样的话,咱们阿璃是不是可以……”
柳玉梅:“再等等再看看吧,走江不是请客吃饭,我们不要给小远压力,而且,小远只会比我们更希望,能够带着阿璃一起出门走江。”
阿璃回来了。
她站在坝子上,目光依次看向奶奶、刘姨以及屋后探头探脑的秦叔。
算是打过了一遍招呼。
然后,女孩独自进了屋,上了楼。
刘姨:“像是变了,又像是没变,感觉反而更清冷了点。”
柳玉梅笑道:“清冷点好啊,我年轻时,比咱家阿璃更清冷,更目中无人呢。”
刘姨故作委屈道:“您当年可没像对阿璃这般,宠我和阿力,哎呀,这到底不是亲生的,终究是隔了一层。”
柳玉梅没生气,反而点了点头:“因为我对你们抱有希望。”
阿璃来到二楼少年的房间里,打开抽屉。
李追远的钱,大部分都放在谭文彬那里,手头上的钱,则都搁这儿。
阿璃将里面的钱取出,按面值和硬币分类,将这次找回的零钱,也都放了进去。
做完这些后,阿璃将抽屉关闭,写了一张字条后,拿起放在书桌上的烟,下了楼。
来到坝子上,拉起一根板凳,坐下。
这一举动,让原本已经在喝茶的柳玉梅,有些不明所以。
以往,阿璃是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坝子上这种公共环境的,尤其是小远不在家时,她要么在小远房间里要么在东屋,喜欢独处。
柳玉梅不禁在想,难道接下来,小远还要再打电话,阿璃还得出门去小卖部接,所以刻意在这里做好准备?
阿璃的这一反常举动,反而让刘姨和秦叔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了,刘姨做饭时扭头瞧着坝子上孤零零坐着的女孩,连菜都忘记该怎么炒了。
秦叔从田里回来,去坝子上的井口边冲脚,这次冲得,束手束脚。
整个家里的氛围,显得有点莫名其妙的压抑。
李三江回来了。
隔着老远,瞧见女孩坐在坝子上,他还以为是自家小远侯回来了,下意识地步频加快,但在发现黄色小皮卡不在家时,他就晓得骡子们还没回来。
刚踏上坝子,女孩站起身。
李三江止住脚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