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邪祟,而是以人为主,当然,人走上歧途,也能被称之为邪祟。
画面,如白驹过隙,无视了负面效果后,它走得飞快,李追远都看得有些审美疲劳了。
因为李追远和被杀的“邪祟”同一视角,他能看见被杀者的手、脚、衣服、胡子这些,却唯独看不到被杀者的脸。
这样的话,你也没办法去尝试把被杀者去和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物进行对照,就会显得……很无聊。
直到,他看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特征是,手指很修长。
这种修长,不是先天的,李追远以后的手指,大概率也具备和这个人一样的特征,这是长期精巧布阵控风水造成的结果。
这个人,被劈死了。
按理说,应该换下一个人了。
但下一个画面中,还是这个人被劈死了。
下下一个画面里,仍然是在劈他。
像是一个片段,被重复剪辑了不知多少次,反正在这一阶段里,都是在劈他。
这个人一次次被腰斩、被横切、被枭首……被以各种角度各种方式斩杀。
下一次还在继续杀他,只能说明他上一次并没有被真的杀死。
李追远猜到他是谁了。
一个长期致力于求死的人,他必然很难被杀死。
而那位之所以来到这座高句丽墓,就是来寻死的。
墓主人尝试过很多次,却始终无法真的将这个人杀死。
直到,画风忽然发生了变化。
本该迅疾如风的刀,不再追求一击毙命,像是在片烤鸭……也可以称之为凌迟。
一片又一片血肉被削下,中间还夹杂着剔,是在剔骨。
李追远这个视角里,只有“自己”和那把刀,其余都是黑暗。
他看不见当时持刀的墓主人在做什么,但在这一流程里,他已经能猜到墓主人在做什么了。
因为本该冰冷的刀身上,竟出现了烫感,像是在火炭里被炙烤过,裹挟上了温度。
所以,王座背后的炭烤痕迹以及那一摞骨头渣,不是魏正道吃了墓主人。
而是墓主人一次次尝试,都无法将魏正道杀死后,气急愤怒之下,选择了一种最极端的镇杀方式。
它将魏正道削肉剔骨,烤了吃了。
而且,连魏正道的骨头渣都不放过,每一根都要完全咬碎咀嚼,吃尽一切骨质!
所以,把骨头渣和烧烤痕迹保留在王座后面,一直未做清理,是墓主人的一种自我标榜,是他觉得可以引以为傲的收藏。
可问题是,如果是墓主人吃了魏正道,那为何最后失去现实肉身的,会是墓主人?
魏正道没死,
他在墓主人体内……复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