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是因为我们提到了蛋蛋?”
赵毅:“是喜欢那种氛围感么?现在回屋睡觉,明天,你们两个给我去哭灵去!”
教训完两姐妹,赵毅回到房间,继续埋头书写,一直写到天亮了。
李追远作息很稳定,准时醒来,刚坐起身,就看见坐在书桌前的赵毅,面色惨白,且刚好吐出一口鲜血,用手帕接住。
同时,昨晚特意换的白衬衫,胸口处也渗出殷红。
李追远:“太刻意了。”
赵毅:“写这些,本就很耗费心神。”
功法、术法以及阵法等等这些,不是单纯的抄录,想要尽可能地以文字方式复现出来,确实不易,消耗极大。
赵毅把面前的一摞本子放到李追远床上:“来,帮我看看改改,等走江结束后,我九江赵可以给你供个客卿牌位。”
李追远:“最后一句可以去掉,太占便宜。”
赵毅:“行,那这些,帮我改改?”
李追远:“你可以找谭文彬帮你改,我可没答应过你这个。”
赵毅:“嘿!我好歹是个编外队长,这一浪里也是尽心尽力从头到尾都在忙活着,是又出人又出血的,怎么,现在就不认账了?
这世上,没这个道理的,过去我们乡下农忙时给别家做帮工,人也晓得不会吝啬一顿饭一笔工钱呢!”
“你,农忙,做帮工?”
“姓李的,你都能调侃我这个少爷,我就不能自嘲一下?”
“三分之一。”
“五分之三!”
“四分之一。”
“三分之一,成交!”
赵毅准备从中抽取三分之一出来,其余的拿走。
李追远下床时说道:“都留下吧。”
赵毅:“哇,姓李的,你是怎么做到这么不要脸的?”
你只给我改三分之一,可全都要看!
李追远:“你可以全拿走。”
赵毅:“看呗看呗,写出来就是让你看的,我跟你说,我九江赵家的精华,可都在这里了,你得答应我,你看和学都没问题,别顺手给我外传了,要不然我赵家就危险了。”
李追远一边挤着牙膏一边说道:“已经阖族候封了,还怕什么危险。”
赵毅嘴角抽了抽,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马上道:
“酆都十二法旨,你教我!”
“好啊。”
“真的?”
“嗯。”
“答应得这么痛快?那个,学这个会不会有什么代价?”
“没什么代价,只是因果关系重了点。”
“怎么说?”
“阖族候封,变成阖族即刻加官进爵,鸡犬入地。”
李追远不是小气,更不是吓唬赵毅,而是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术法与大帝之间的因果牵扯。
赵毅:“姓李的,你怎么总搞出这种不好学的东西,你是故意的么?”
李追远:“不好学的东西,往往越值得学。”
去医院接陈靖外婆和接外公遗体时,李追远让林书友去吴鑫那里办一下实习结束的手续,因为等这边丧事办完,他们就可以返程了。
葬礼进行了两天,俩老人在村里人缘不错,村里人几乎都来参加了葬礼。
虽说俩老人就只剩下一个孙子再无直亲,但有被赵毅赶鸭子上架的梁家姐妹哭灵,倒也喧嚣。
陈靖外婆流着泪牵着俩姐妹的手,不停说着感激的话。
谭文彬负责坐灵堂里念经敲木鱼,天热了,又没租到合适的冰柜,就指望着他来制冷了。
润生和林书友经常跟着李三江坐斋,虽说各地风俗不一样,可白事上的道道终究大差不差,俩人分工明确,组织得很好。
怕陈靖外公消受不起,李追远就没具体参与,寻了个角落处,看起了赵毅给自己写的那些东西。
九江赵的体系很杂,没少吸纳其它家族门派的东西,这种二次吸收本就容易带上缺陷,李追远也没去精益求精,只是把这些缺陷给补上,让它们显得更为完整。
站在李追远角度,这是有点消极磨洋工的,但赵毅对此却很满意,毕竟你要真搞得太高端,就容易曲高和寡,这家学家学,要是家里人大部分都学不会,就失去了其本义。
阴萌两天时间里,以极高效率,打了一口棺材。
赵毅亲自在山上选了处吉穴,把陈靖外公下葬。
这里土葬管得没南通那边严,而且又是在山上,很是自由。
赵毅还专门在吉穴上多开了一个位,说这是给陈靖外婆百年之后留的。
外婆听到后,破涕为笑,很是高兴。
这些做完,李追远等人就先走了。
赵毅他们还得继续留下来,把外婆送进蓉城的养老院安顿好后,才会带着陈靖一同离开。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赵毅对陈靖到底有多重视。
分开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