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圆满(1 / 2)  穿越不慌,她有全能师姐互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舅舅,那些文人雅士换个名字写话本的不少,挣到银子养家才是实际。”沈灵竹相信大伯不会迂腐。

    最主要的是通俗而又狗血的话本师姐也会写,她可是见过的,反正都是笔名,师姐代大伯写也一样的。

    沈妙竹道:“小竹子所言不差,京城那些文官们,常会给写诗赋词,以及题跋传记等,所获银钱还有一个雅称,名为润笔费。

    以前也有人找过大伯写,但现在他不方便再用真名,取个假名无所谓的。”

    黄宗齐左看看大的,右看看小的,问:“真的?”

    “当然真,您听下边说书先生讲《临江驿》,本是折子戏改编,为前朝杂剧大家所写。

    《拜月亭》《下陈州》的戏曲,您应该也听过戏吧?也是文人所书。”即然台上讲临江驿,沈妙竹干脆列出同时代另一些曲目。

    边上沈灵竹除了知道最后一个是唱的老包之外,前两个她还不知道讲的什么,因为她就没有仔细听楼下说书先生的故事。

    但黄宗齐知道呀,他还点评道:“下陈州唱的好,包青天为民做主,畅快。

    但临江驿不好,抛妻弃子的东西居然还能获得宽恕,我不喜欢听。

    这俩定然不是一个人写的,你大伯可别写临江驿。”

    沈妙竹笑着点头,“我和舅舅一样只喜欢前一个,回头转告大伯。

    那等会儿,我们找说书先生问问?”

    “嗯……”黄宗齐还有些犹豫,沈灵竹摇着他手臂,“要不将人请上来?”

    “不行不行,请上来的话,就得打赏好些银子。

    下去找他问也不是不行。”黄宗齐果断选择不花钱的。

    沈灵竹和师姐比了个V字手形,然后才问起临江驿讲的什么。

    待沈妙竹配合着说书先生的节奏,给她捋一遍这故事后,沈灵竹摇头表示,她也不乐意听。

    一见说书先生退场,她立刻提议下楼找人。

    稍倾,舅舅进后台寻说书先生时,她问:“我们给个什么故事?才子佳人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争霸天下又容易被人盯上。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喜闻乐见的。”

    她侧仰看师姐,两人一齐说了两个字:“西游。”

    别说,这故事老少咸宜,沈妙竹见到说书先生后,只问他可听过孙行者西行除妖记。

    说书先生道耳闻过一点,但仅有一节节的小故事,不成章目,所以他从未讲过。

    沈妙竹张口就给他讲了个开头,从石猴出世说到出海拜师嘎然而止。

    说书先生折扇一击手心:“妙啊,不知后续可否交由在下来讲?”

    沈灵竹:“价格多少呢?”

    “如果能有成章目的十节以上,且只给我讲的话,每一节所得赏银对半分。”说书先生浸淫此行多年,听个开头就知这故事必然会有很多人听。

    他建议道:“待我这边每讲一节之后,您也可以将成稿刊印。”

    “一半会有多少?”黄宗齐不听他说虚的。

    沈灵竹道:“是以后你每讲一场,我们都能分一半吗?”

    说书先生连连摆手:“当然不是,只有每节故考前五场分一半,且是茶楼取走抽成后的一半,此后,想必你们的成书已经刊印。

    我再讲则会推动很多人买书,分成也就不再进行。

    如果十节,老朽得讲五十场,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不知这故事,要讲多少节?”

    “十节。”沈妙竹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将原着中九九八十一难尽数记全。

    她只挑几个有趣的片断,进行再创作。

    “老先生还未说可以分到多少。”黄宗齐紧追不舍。

    “舅舅……”沈灵竹想劝他莫问隐私之际,不料说书先生道:“这要看捧场的客官有多少,出手大方的又有多少。

    往年,好的故事一场下来,没有八两也五两。

    茶楼抽走两成,余下八成我们平分。

    当然,也有可能打赏者少,一个月下来”

    “一家二两,五十场就是……好挣钱啊!”黄宗齐不禁感叹,到啥时候都是会读书之人挣多的。

    没错,说书先生多是识文断字的,否则也不可能得个先生的敬称。

    “我这才哪跟哪儿,这行有厉害的口技,一人一座一屏风,一节讲下来挣个一二十两轻轻松松。”说书先生没那些技艺。

    沈灵竹听的眼前一亮,转头看向师姐,眼神里满是:我们也可以拿书稿演绎,找个茶楼炫口技。

    师姐回她一个眼神:我们那充其量也就是个声优配音,和真正的口技差十万八千里。

    沈妙竹收回眼神,她免得人家很有诚意,于是道:“这样,十天以后,我们成稿再来寻先生。”

    “没有第一场的成稿吗?半稿也行。”说明先生特别想要。

    沈妙竹:“没有,稿子不是我写的,还需回去催着写完。”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