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满意的还有支持苏万的亚洲人以及亚裔势力,看到勒布朗凄惨的下场,他们觉得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苏万在这伙人心目中的地位得到巨大涨幅。
朱芳雨看到结果也很高兴,而后跟苏万说了他的想法:“我想好了苏万,我打算重新回国内打CBA!”
他又加了一句:“哥们不是没人要,只是不想在这打了!”
面对这句典型的“朱芳雨式”挽尊,苏万没说什么。
而且就他所知道的,从朱芳雨宣布要离开克利夫兰后,确实有不少球队的总经理给丹尼-费里打了电话。
就是不知道,他们看重的是朱芳雨的能力值,还是武力值。
毕竟给球队老大配“专业打手”的传统由来已久。
迈克尔-乔丹的旁边曾经就有奥克利这位职业打手,不但打外人,还打自己人,乔丹前期确立队内威信,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他来干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奥克利退休了,还是乔丹团队的一部分,乔丹去了山猫队当大BOSS后,就给他留了一个职位。
只是克劳斯后来发现,乔丹要的不是打手,是帮手,将他交易扶正了“眼镜蛇”再加上皮蓬的成长,他们成功拿到了第一个“三连”。
朱芳雨如果只是想在NBA当个角色球员,那么克利夫兰专机事件后,他有了在这个联盟立足的本钱。
但给别人当马仔,并不是朱芳雨的风格。
老一辈的篮球人里,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宁做鸡头,不当凤尾”,当然去更大的舞台逐梦也不是什么错的想法,也是需要鼓励的事情。
只能说人跟人不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
朱芳雨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更倾向于回广东队当老大,而不是在NBA给其他球员当马仔。
这个电话后,两天左右的时间,苏万便在媒体上看到了克利夫兰骑士队跟朱芳雨买断的消息。
轰轰烈烈的“克利夫兰霸凌事件”最终以麦金尼斯无限期被禁赛,朱芳雨回到CBA,“天选之子”勒布朗-詹姆斯丢掉五六个代言,赔了一大笔违约金,以及7场禁赛告终。
至于纽贝尔等人,听说也被丹尼-费里罚了钱。
嗯……
管理层因为这事掏了30万,确实得从这些始作俑者的身上,“吸”点回来回回血。
但这件事情的影响并没有轻易消散。
特别是勒布朗在发布会上嚎啕大哭的照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体前沉稳的形象彻底支离破碎,同时,不少媒体都产生了“苏万说的对”、“原来苏万早就看清了勒布朗”这样的言论。
从这个角度看来,这件事情苏万反而成为了最大赢家。
经此一役,勒布朗也是元气大伤,听说最近一直在克利夫兰搞球迷见面会。
在这种规模小一些的场合,他不再那么紧张,言辞犀利地痛斥了麦金尼斯的“水鬼”行为,同时将自己树立成受害者形象:“我从来没有说过那样的话,他就是在制造舆论,想将外界的视线从他霸凌新人的身上转移,他成功了,现在没有人讨论他了。”
然后,他宣布将捐出1百万,支持声讨霸凌跟种族歧视的相关协会,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撇清关系。
效果还是有一些的,起码克利夫兰仍旧支持着他。
但他先前的补救措施太烂了,舆论影响已经形成,大环境仍旧难以改变。
里奇-保罗告诉他:“现在你能做的就是等复出后,专注于比赛之中,打出好的表现。”
运动员的风评说到底还是靠他在场上的表现。
科比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不还是慢慢缓过来了吗?
沙克奥尼尔明确说了种族歧视的话,现在也还是联盟第一的“大鲨鱼”。
勒布朗这种疑似“纵容霸凌”跟“种族歧视”的情况就更加不用说了。只要打出表现,面对媒体来上一句:“我从那件事情经历了很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磨练!”
媒体们立马就会送上类似“熟了熟了,这下真的熟了”的评价。
风评这玩意说到底,就是一个反复仰卧起坐的过程。
里奇-保罗还是很乐观的。
至于勒布朗-詹姆斯,他在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感受,是他彻底见识到了舆论的力量,以前所有媒体捧着他的时候,他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而当所有媒体对他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他就是疑似“霸凌”跟“种族歧视”的“烂泥”。
“我必须有自己的媒体渠道!”
这样他就能听到最真(想)实(听)的声音。
7场比赛的时间,说长不长,也就半个月的事件,说短也不短,因为这让他错过了今年跟卡梅隆-安东尼的“圣诞大战”。
当然就他现在的处境,不在“全美直播”露面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显然大卫-斯特恩在安排禁赛的时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圣诞节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