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厂一把焊花子(2 / 3)  回到八零机械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谁说没参照了?!”陈露阳声音一抬,整个人带上了一股嘚瑟劲儿。

    “你忘了我老本行是啥了?”

    说着,陈露阳右手食指中指夹起,虚捏比划出了一个夹烟的姿势,假模假式的吐出一个烟圈。

    “我之前在机械厂,做的就是日本和意大利车资料翻译。”

    “他们的框架、车身平面图我都看过。”

    “人家底盘是高是低、是平是鼓,我心里都有数!”

    张楠无奈了。

    “兄弟,这是一回事么!”

    “你翻译的是资料,是图纸,是理想模型,不是真车。”

    “况且图纸上也是理想状态的数据,与真车上的结构、焊点位置、工艺偏差还是不同。”

    “你照着图纸搞,只能算是定个方向。”

    “真要照死数值来,偏了半寸,你这千斤顶就得顶出事!”

    “这个事就更不用担心了。”陈露阳一边说,一边笑呵呵地伸手,把张楠往后院推,

    “瞅见这两台车了吗?”

    陈露阳指着后院停着的劲霸小汽车和劲霸小货车,骄傲道:

    “底盘是意大利起版设计的,日本专家升级的,最后厂里又根据咱们国内具体的路况改造的。”

    “虽说做不到跟国际标准完全接轨吧~”

    “但冲出亚洲,看齐欧美,应该是没啥太大的问题。”

    “回头你看看这俩车的布梁和受力点,这千斤顶的接口设计不就定型了?”

    张楠皱眉:“就凭这两台车,你就想通吃国际市场?”

    “你这是拿一口锅,想炒天下所有的菜啊!”

    陈露阳严肃道:“这俩可不是普通的锅,这是主菜的标准模型。”

    说着,他一弯腰蹲在车旁,指着拨拉底盘结构道:

    “劲霸小汽车,半承载式架构,加强横梁,底盘低、受力点分散,是走轻量化底盘设计路线的典型车型。”

    “劲霸小货车就不一样了,这是典型的框架式底盘,纵梁占主要承载,点位集中。”

    “这两台车,一个轻便敏捷,一个载重抗造。”

    “只要把这两辆车吃透了,让设计出来的千斤顶满足两个极端,中间的车型自然就全覆盖!”

    张楠被他说得一愣:“你这套理论是谁教你的?”

    “晚上睡不着,自己躺炕上想的。”陈露阳老实开口。

    张楠愣了一下,嘴角抽了抽:“……你躺炕上还能想出这个?”

    陈露阳一本正经地点头。

    张楠无语地抬眼望天,叹了口气,却没再反驳。

    他蹲下身,伸手也拨拉了一下底盘,声音压低了些,再次陷入了陈露阳听不懂的“心流”模式。

    “如果要走你说的这个路子,就得先把纵梁位置、支撑点高度,全部测出来,确定一个‘可调节区间’,”

    “到时候只要千斤顶的接口能在这个区间内自动调节角度、适配高度,不管是小轿车还是轻型货车,统统都能顶。”

    “可是怎么自动调节呢……”

    张楠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那除非把顶头做成万向球形结构,再加一层限位槽,控制转动幅度。”

    说着,张楠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头,在地上快速草草的勾画了一个初步的简略图。

    “最后加一个自锁装置,一旦贴紧,就自动卡住不动,受力越大卡得越紧。”

    “这样就既能适配各种角度,又安全不滑脱。”

    “你觉得我这个思路怎么样?”

    画完图纸的最后一笔,张楠下意识的抬起头,想听听同伴的意见。

    可映入他眼帘的,只有一张茫然单纯、又清澈懵懂的脸。

    “好。”陈露阳点头。

    “非常好。”陈露阳肯定点头。

    “我觉得你的思路特别好。”陈露阳疯狂点头。

    瞬间,张楠眼神中技术推演的光芒,散了。

    “你哪凉快哪呆着去!”

    张楠不耐烦的骂了一句,“问你也是白问!”

    陈露阳不乐意了。

    “那你问我啥意见,我说好,你还不乐意!”

    张楠真是多一句都懒得搭理他,只甩下一句:“我进屋画图去了。”

    说完抬腿就走,头也不回地推门进屋,把陈露阳一个人晾在院子里。

    门一合,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陈露阳恶狠狠的看了一眼张楠的背影,心里忍不住委屈骂了一句:

    真难伺候!

    ……

    虽然千斤顶说白了,就是顶车的铁疙瘩。

    可一旦目标锁定为“轻、小、可折迭”,它反倒比那些结构复杂的传动件更好入手。

    毕竟,做减法容易,做加法难。

    要是凭空发明一套传动系统,那是从无到有、得重新开一个世界;

    可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