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的想起做这个了?”
陈露阳早准备好理由:“一来,这是配方实验的副产品,不占产量。二来,省大化学实验室确实需要,我看过他们的手套,用不了多久就破。要是咱能解决问题,不光是支援教育,也能给咱厂留个亮点。”
王轻舟盯着他,没吭声。
陈露阳继续加码:“而且,这也是锻炼新人的机会。”
“车间这两年进了不少年轻人,光让他们照规程干,手艺始终慢。橡胶手套虽然小,可模具成型、配胶、硫化一样不少。让他们照着模具干,一边能练手艺,一边能试工艺。”
“最主要的是,这事能加强咱厂和省大的联系。以后说出去,不是我们擅自乱干,而是咱们在支援教育。”
王轻舟目光闪了闪。
“这件事,你联系省大了吗?”
陈露阳老老实实回答:“还没有。这是我个人的初步想法,具体能不能干,还得听领导安排。”
顿了顿,他又往前推了一句:“只是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能成,不光帮他们解决问题,也能给咱厂留个亮点。”
王轻舟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沉吟良久。
省大在全省的地位不用多说,科研声望在那摆着。
机械厂虽说和他们有过来往,但多局限在机械领域,实际联系并不紧密。
若能借着这个由头多往前走一步,对厂子无疑是好事。
只是眼下厂里正是直升飞机、小汽车两头赶任务的时候,
他这个厂长、又兼着工业厅的副厅长,必须把轻重缓急掂量清楚。
“你的想法确实是不错。但无论如何,厂里的主任务不能受影响。”
一听王轻舟吐了口,陈露阳脸上刚露出喜色,
“厂长您放心,这事儿我悄悄的干。”
“要是有人问起来,我就说是油路软管实验的对比样。保证不多占设备,不误任务。”
瞧着陈露阳那股子不耽误正事、偏偏还爱琢磨些旁门小聪明的劲头,王轻舟忍不住失笑。
“你啊,净会打小算盘!”
语气里虽然是责怪,可眼神里却带着掩不住的欣慰与纵容。
“行吧,照你说的,只要不耽误厂里的活,你就折腾去。年轻人嘛,心里有股劲是好事。”
说完,他又无奈地摆摆手:“赶紧滚去干活吧,少在我眼前得意。”
“好嘞!”陈露阳那纪律性多一个人。
组织安排他干啥,他就干啥。
领导让他干啥,他就坚决干啥。
让他滚,他马上面带笑容的幸福的滚!
主打一个毫无怨言!
回到车间,陈露阳把四个组长和项国武都叫进了办公室。
“上午说的事,我去请示过厂长了。”陈露阳开门见山,语气却不紧不慢,
“厂领导的意思是:可以做,但只能算作油路软管实验的对比样。换句话说,这事能干,但不能耽误主任务。”
几个人对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不解。
现如今车间任务已经很重了,他们是真不理解,为啥年关岁尾的时候,主任要主动揽这么个活。
陈露阳似乎没看见大家的反应,继续道:“橡胶手套这活儿,工艺细、难度大。项国武经验最足,就由他牵头。黄哥、董哥、赵哥、孙哥,你们几个小组要配合,保证老项那边能顺利把试样跑出来。”
项国武心头“咯噔”了一下。
他才刚回来不到一个礼拜,本以为顶多就是帮兄弟们解解软管的麻烦,结果陈露阳对他是又倚重、又托付。
现在不仅把油路软管的改进扛在他肩上,还把这新冒出来的橡胶手套实验也推给他。
这等于是把技术和攻关两条大梁,一股脑都压在了他身上。
别说其他组长了,就连项国武自己,也有点受宠若惊。
“主任,放心。我一定盯紧,保证把这事干出来!”
陈露阳满意地点头,语气缓了下来:“行,就这么定了。”
”项哥,你负责盯技术,其他几位帮着把人手和工序捋顺。事成了,大家都是功劳。”
屋里静了几秒,四个组长面上齐齐点头:“明白!”
和和气气的走出陈露阳的办公室,四个小组长分别回到自己主管的岗位。
董满贵还没等细琢磨陈露阳的意思,就看见杜涵拿着一早就写好的简报,兴冲冲的跑过来。
“哥,我这次简报写完了,你看看。”
现如今,杜涵已经成了车间的“御用笔杆子”,谁要写个简报、发言稿,全都爱找他。
杜涵也乐意钻营这东西,写着写着也写上了瘾。
能不上瘾么……
他写一篇,厂报发一篇。
现在走在车间里,连老工人们都要笑着喊他一声“杜记者”。
可让杜涵没想到的是,往日里最喜欢跟他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