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返修都能快上好几倍。”
虽然大家都知道陈露阳在片儿城搞通用件,但是具体还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如今话赶话唠到这了,一个技术员好奇道:“小陈主任,你的通用件是怎么个情况?”
陈露阳神色认真了几分:“就是挑一些最容易坏、最常见的零件,像是点火线圈、制动推杆、联轴器套筒这些,把规格、尺寸统一。”
“这样不同型号的车,也能用一副零件,不用再为了一台车单独开模。”
技术员疑惑:“真的所有车都能用?”
相较于普通人,技术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明显要更加理智一些。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冷静的分析:
“每个车型的零件本来就不是一个标准。就拿小汽车来说,现在全国造小汽车的,不止咱们一家。”
“像是大河、广安、南安动力、江安机械厂,都是照着江边他们的底子来的,可谁也没老老实实照搬。”
“咱们这边搞出了第四代小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做了不少强化。大河那边根据山区路况,把悬挂和齿轮比全改了;广安更是直接改了车身,加宽了轮距;江安机械厂则在化油器上动手脚,把原本的型号改成本土化的结构。”
“这样一来,虽然车都能跑,但零件就全乱套了。”
技术员如数家珍的开始举例:
“就比如说化油器,咱这边用的是32毫米口径,江安那边硬是改成了40毫米,装配接口完全不对。”
“再比如点火线圈,咱们是80毫米间距,大河却拉成了82毫米,看着都差不多,但型号一错,拧不上去就是拧不上去。”
这半年,陈露阳虽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但是机械厂也不是摸黑在战斗。
这一年多的时间,厂里派出去自销的工人,除了卖车和修车以外,
各自都有针对性的对其他造车的工厂进行调查,收集和带回了不少资料。
技术员持怀疑态度:“除非全国先把标准统一了,否则想拿一个零件按到所有车型上,不现实。”
陈露阳很乐观:“现在没有标准,但等咱们把东西做出来,标准不就出来了嘛~”
这一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石子丢进湖里,在会议室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几位年长的工程师对视一眼,有人忍不住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
这话说得轻巧,全国多少厂子,各家都有一摊子活,哪轮得到他们来定规矩。
陈露阳笑道:“规矩都是人定的。”
“要是人人都等别人先开口,那就永远没标准。咱们不去试,谁去试?总得有个头儿。”
“我做通用件,也不是拍脑袋。”
他抬起手指,逐条道:“通用件的核心就是互换性,这不是强行一模一样,而是把关键尺寸、配合公差统一在一个标准区间里。”
“像我们修理厂做的通用点火线圈,安装孔距统一定在80±0.2毫米,不管是小货车还是小汽车,都能保证螺丝对正。”
“过去一辆车坏了线圈,必须等原厂型号,现在直接换,装上就跑。”
听完陈露阳的话,郝逢春也来了疑惑:
“这零件真能换原装的吗?省材料是省了,但耐用度能不能跟上?”
陈露阳笑着解释道:“材料工艺这方面,大家担心强度和耐久性不够,这是对的。”
“但我们试过。将制动推杆用42Cr钢,热处理后硬度达到HRC30以上,这样就能保证跟咱们厂里原装件的寿命在一个水平。”
“而橡胶垫片,改用耐油耐寒的丁腈橡胶,零下二十度依然保持柔韧,不会脆裂。”
这时,后排一个技术员开口:“就算材料和寿命能跟上,可装配怎么办?”
陈露阳看向技术员,
只见那人接着道:“通用件要兼容几个车型,关键尺寸只能取折中值。”
“遇见尺寸合适的,还算好。可如果孔距差一两毫米,螺丝眼儿对不上,工人就得抡锤子敲。许多零部件为了兼容多种接口,也许还要加垫片、转接件,这样本来五分钟的活可能就会拖成十五分钟。”
“工人活讲究顺手,你这通用件要是越装越麻烦,谁还愿意用?”
说着说着,原有的对通用件的好奇,逐渐变成了针对通用件的探讨。
面对这些质疑,陈露阳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眼神中露出了精亮的光芒。
小汽车零部件通用化,想要推行下去,早晚都会面对这样和那样的质疑。
现在这个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机械厂最核心的力量——厂长、副厂长、总装主任、各大车间的骨干和技术专家。
他们的思考角度,必然比普通工人更加深入,也更加苛刻。
而这正是陈露阳最想要的。
如果能在这里,把这些质疑一条条回答下去,那等以后项目推向全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