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物理系的学生,都用技术搞艺术了。
结果自己连个高数都学不好。
做道小题就跟扒了一层皮一样。
正郁闷呢,一个声音在他身后传来:
“看什么呢?咋都在这聚着?”
沈飞刚刚从外面回来,一上楼就瞧见这么多人在文艺部的门口堆着,好奇的凑上来看。
“人家文艺部招了一个牛逼人,整皮影戏呢。”
陈露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小酸酸。
“有多牛逼?我瞅瞅?”
沈飞好奇着伸脖进屋里看了看。
当看见墙上流动跳跃的小人之后,沈飞狐疑的看了看一脸羡慕的陈露阳,
“这就牛逼了?”
“这牛逼在哪了?”
“不就是个幻灯机加了个马达吗?”
“这里面加个反馈电路,用光电传感器同步胶片移动,再换个正经的卤素灯泡,亮度能翻倍。
陈露阳震惊了。
“你还懂这些?”
沈飞无所谓的耸耸肩:“这有什么不懂的,小儿科的东西。”
说完,沈飞一把搂过他的肩膀,把他推回外联部办公室。
“别看别人了,今天下午咱们去趟会场,把座位编号的事儿落实一下。”
“行。”陈露阳痛快答应。
说是安排座位编号,实际上也就是把前排留给校领导和老师,别回头让学生抢了位置,老师没有地方坐。
活不大也不累,去了踩踩点就行。
“马姐呢?她去哪了?”
陈露阳好奇的看向马铁丽的位置。
作为外联部的半边天,马铁丽几乎天天扎根在办公室,
今天猛不丁没看见她,还感觉心里少点啥。
“我让铁丽去团委取邀请函了,”沈飞开口道。
“上次中科院的邀请函是你送的,这一次我让铁丽送,咱们轮班来。”
陈露阳诧异了:“还有邀请的老师呢?”
眼瞅着这周末,第一场讲座都要开始了,
这时候才安排,讲稿能不能写完先不说,审核还是一道关呢。
万一审核不通过,还得修改,
那真是死的心都有了。
就在陈露阳好奇这个倒霉蛋儿是谁的时候,马铁丽神情古怪的走了进来。
“咋了这是?咋这表情?”
沈飞瞧出不对劲,走过去问:“这人离得远?不好找?”
马铁丽无比诡异的看了陈露阳一眼,随后摇了摇头。
“这个邀请函我送不了,你们去送吧。”
嗯???
沈飞和陈露阳两个大男人互相看了看。
沈飞有点诧异:“怎么工作中还有畏难情绪了呢?”
马铁丽再次诡异的看了陈露阳一眼,幽幽道:
“那地方我去不了,得你俩去。”
沈飞皱眉:“啥地方啊还只能我俩去……男厕所啊?”
“我瞅瞅是哪!”
沈飞一脸狐疑地将邀请函拿过来。
刚开开邀请函,他就乐了。
“小陈儿,这人名字跟你一样啊,也叫陈露阳。”
“跟我同名?我还以为全国上下我这名儿挺稀罕呢。”
两人边说边拆开邀请函,一目十行扫过去:
“还有人能跟我叫一个名呢?”
两个人打开邀请函,只见上面写着:
陈露阳同志:
您好!
特邀您以《英语实用交流手册》作者身份,作为外语教学改革代表,参与北大‘科学春天’系列讲座,向全校师生作专题分享。
敬请您根据安排,提前准备相关讲稿交于学校审核,并于下周六下午三时在理教楼2号报告厅作专题讲座。届时将有部分兄弟院校师生旁听,并由团委统一组织宣传报道。
感谢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
送达地址:北大东院24号楼,学生宿舍421室,陈露阳同学收
……
屋里一下子安静得连秒针滴答都听得见。
怪不得马铁丽响当当一条汉子,满脸为难的说这个地方她进不去。
那换成女生寝室,老爷们儿也进不去啊!
许久,
沈飞才颤悠悠问了句:“小陈,你是住24号楼421不?”
“我确实住421。”
陈露阳茫然:“可是为啥让我讲课啊?”
这几天他跟着外联部的人忙前忙后,准备就讲座召开的各种东西。
对于来讲课的老师的身份和学术地位都算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这些讲课的人,不是带课题组的教授,就是国家项目组的特聘专家,
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在各大学术杂志上有头有脸有文章的大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