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老师,你瞅我棍子咋样!(2 / 3)  回到八零机械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讲到最后,连英华都敬佩陈露阳的毅力了!

    好不容易下课,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收拾东西走出教室。

    陈露阳困得浑身发飘,正低头装书包呢,就听见讲台上一个声音传来:

    “陈露阳,留一下。”

    嗯???

    陈露阳下意识的抬头,就看见连英华冲着自己招招手。

    他赶紧背着书包走了过去。

    连英华柔声问:“听说你最近又去力学系上课了?”

    陈露阳瞬间吓精神了。

    自己逃高数课去力学系蹭课的事儿,连英华都知道了?!

    不过连英华显然不知道!!!

    他苦口婆心的劝道:“肯上进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你才大一,学习的时间很多,不急在一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经济系、哲学系、力学系都不落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未必能学得精。”

    陈露阳点头:“我知道老师关心我,我一定好好分配时间。”

    听他这么说,连英华欣慰的点点头。

    “对了,手稿翻译也不用这么急,你自己控制好节奏,别累着。”

    他说着,语气又多了一层温和:

    “不是说你最近的手稿翻译的不好,你翻译的非常好!非常扎实!”

    “但你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主业是第一位的,不能本命倒置。”

    陈露阳看着连英华。

    一双眼睛不知道是熬红的还是感动红的,眼睛里光一闪一闪的。

    中间还夹杂着一丝愧疚的小情绪。

    他疯狂地翻译萨缪尔森的手稿,不是因为勤快,也不是单纯出于学习热情。

    纯粹就是因为没钱了。

    他自己的小金库全都垫进了T616。

    王轻舟打过来的钱,还没到账。

    他只能多翻译几张手稿,给自己多赚点零花钱。

    可就算出发点再现实,这一刻听到老师这番话,他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连老师,谢谢你。”

    连英华乐了:“这有啥可谢的,总之你好好分配时间,要是有什么处理不好的,就随时来找我。”

    “嗯嗯!!”

    ……

    理教楼

    张殿才从理教楼二层拐上走廊,手上还拎着刚批下来的课题表格。

    本该是推进项目的好消息,可他脸色却沉得像锅底。

    课题组负责的“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项目,眼看进入中段了。

    算法、建模工具都齐了,团队也忙活得差不多,

    可偏偏最关键的,真实服役的报废件样本……

    卡!壳!了!

    本来他们已经和片儿郊的工厂谈妥了对接,说可以提供一批真实服役下的连接件。

    张殿才还亲自带学生去考察过,样本堆得跟小山一样,全是修下来的销轴、耳轴、弹簧垫、热蚀螺栓。

    谁知回去不到一个礼拜,那边突然变了口风。

    厂里最初答应合作的副厂长,临时被调去“五七干校”学习。

    新换的厂长不认这茬账:“你们要东西,能批得下几吨钢材?能给我们调设备指标?”

    科研项目在生产系统眼里,既不算政治任务,又不能带来产值。

    白白调拨物资出去,还要安排工人记录使用载荷和损伤情况。

    没人愿意干这活。

    张殿才连着跑了三趟厂办,结果生产科说:“得技术科先盖章”。

    技术科长一听要写详单,连脸都没露。

    保卫科更不松口,说外调设备要厂里研究,连“螺栓都不能随便捡走”。

    给他气的硬是在技术科走廊蹲了三天,才堵到人。

    结果被对方一句“厂委会还没研究”就给打发走了。

    更夸张的是,

    之前答应送来的第一批“样本”,居然是从厂后院废铁堆里随便捡的!!!

    连零件服役时长、使用环境、换件时间都没有标注!

    张殿才气得把那根锈蚀裂纹都看不清的履带零件直接砸回到地上。

    今天上午他刚讲完材料强度理论。

    原本打算中午直接坐车,再去厂里再跑一趟。

    谁料刚拐回办公室走廊,就瞧见自己门口站了个人。

    上午的阳光斜着照进走廊。

    逆光中,

    一个高个青年站得笔直,身边立着一根锃亮的长金属棍,肩上还斜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

    金灿灿的光斜着扫过他肩膀、额角、袖口,那棍子上也泛着铁质光亮,看得人眼皮直跳。

    哪来的孙悟空这是???

    张殿才吓了一跳,差点以为哪个实验室的学生扛着金属制品堵他来了。

    不等他先开口,“孙悟空”扛着棒子走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