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二章 人工智能战斗机震惊全球(3 / 4)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基地的目的,也就是开采氦三才是绝密!

    因为开采氦三的话,外人很容易就能够联想到可控核聚变……毕竟氦三的最大用途就是充当可控核聚变的燃料。

    不说专业人士了,就算是对核聚变稍微有点了解和兴趣的人,都知道。

    所以人家一看你大费周章跑去月球开采氦三的话,立马就能联想到你可能已经搞出来了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呢,这个消息要是爆出去,那是会引起全球剧烈反应的……搞不好就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产业大变化。

    毕竟可控核聚变的名头实在太大了,人类在这之前已经宣传、期待可控核聚变几十年了,而且是越往后就吹嘘的越夸张,搞的好像有了可控核聚变之后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一样。

    但实际上,就目前仙女山控股旗下星海能源主导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其最大的作用是用来发电,并且可控核聚变的发电规优势虽然大,但是也没有和很多科幻里描述的那么夸张。

    简单来说,星海能源目前研发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有点类似升级版的核裂变发电设备,但是要安全一些,更清洁,不会导致环境核污染,此外体积小一些,发电效率也更高,发电上限也更高的!

    然后建造施工以及应用部署也更简单,因为核聚变不用担心核裂变所带来的核污染,因此建造以及应用的时候,就不用搞那么复杂的保护措施了。

    星海能源所研发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核心作用是发电,而且是安全且高效率的发电,然后成本的话……其实并不低,燃料使用的可是氦三为主,这个氦三还要从月球上开采呢。

    前期星海能源的最大目标,就是把可控核聚变的发电成本,维持在和核裂变,风电这些常规发电方式一样,如果能够低一些有成本优势那就更好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具有巨大的战略应用价值!

    因为修水电站,你得考虑水资源,而且水电站的施工周期太久了,投资也太大。

    核裂变发电站也类似,施工周期太久,投资太大,而且还有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则是受到气候环境的极大影响:

    不刮风的时候,这风电就没有了……不出太阳以及晚上的时候,太阳能发电也没了。

    这两种变化周期极大的发电模式,想要长期稳定供应电能,还需要额外配套庞大的储能设施,比如超级电容储能、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或者干脆是水能储能:如太阳能发电,白天发电的时候把一部分电能用来抽水到水库里,晚上的时候则是用水库的水进行发电。

    但是星海能源开发的可控核聚变,虽然研发难度大,后续制造难度技术也非常大,但是应用部署很简单的!

    甚至都不需要建设什么专门的发电厂,随便找个空地和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一放,装填燃料后就直接发电了。

    并且可控核聚变的制造成本虽然高,但是和核裂变反应堆比起来又便宜太多了。

    制造成本可以接受,部署非常简单方便,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可以短时间内迅速的、大规模的提供电能,用来解决困扰智云集团多年的电力供应问题,同样也可以解决国内大量产业所需要的电力短缺问题。

    光靠这一点,就足以让星海能源的可控核聚变,成为当下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毕竟,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电力可是关系到现代无数产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关键要素……为什么很多国家的一些工业搞不起来啊,就是因为他们缺电。

    就算是国内的发电量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依旧缺电,对新增发电量极为渴求……尤其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爆发后,对电力的需求短时间里急剧增加。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如此的重要,并且会引来大量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所以是不可能现在就对外公布的,相关信息都是属于绝密信息。

    南门航天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对月球基地的真正目的进行公开。

    于是乎,现在南门航天的一系列航天活动,尤其是月球基地计划,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最常用的说法就是:我们要登陆火星,并且要在火星上建设常设基地,现在的月球基地只是一个实验基地而已。

    然后又引入徐申学的个人爱好来进行宣传,说什么月球基地计划是徐申学的梦想云云。

    毕竟很多人都知道,徐申学那个疯子向往星空,一门心思要玩航天业,甚至在公开场合里多次说过,未来希望能乘坐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普通人因为兴趣爱好搞这么大规模的航天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徐申学这么说,那就很正常了。

    世界首富,钱多到没地方花,然后玩航天砸钱就很合理啊……

    别的超级富豪玩游艇,玩私人飞机,他徐申学玩个私人空间站,私人星际飞船,再搞个月球基地也是很合理的嘛!

    人家有钱,愿意这么玩,外人除了羡慕嫉妒恨也没啥好说的不是……并且真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