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外部投资,都是徐申学通过柳河投资进行独资,后来引入旗下各公司,如智云集团,海蓝汽车等企业的一些战略投资以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中期后,开始引入国内以及国外的一些战略投资,都是一些大型投资机构。
后期,主要是今年引入的一些战略投资者,则是遍布全球,国内资金为主,国外资金为辅。
而这些投资者,尤其是中期进行投入的一些战略投资,一个个都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
就连今年才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们,都能赚不少。
当然,人家也不是白拿钱的……投资益海科技集团这种企业是有门槛,除了资金外还需要付出其他诸多额外的代价……比如某个国家的资金想要投入进来,就要确保益海科技集团在当地的业务顺利进行。
所谓的战略投资,其实就是一种利益交换!
真正白捡钱的,其实上市的时候,顺利认购到股票的一些投资机构,散户……人家才是白捡钱。
上市第一天就赚不少呢。
不过互联网企业嘛……其股价波动会非常大,后也是有风险的。
并不会因为益海科技集团是徐申学的企业,就能够确保股价一直上涨的,不存在这种事……搞不好有一天就给你来个超级暴跌!
所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益海科技集团的上市,可不仅仅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同样也给益海科技集团的诸多员工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高管以及核心技术骨干们,他们手中的期权股票可不是个小数目,就连普通中层员工很多人手里也是有股票的。
益海科技集团这种高科技企业,很多员工的薪资构成是由工资、绩效、期权股票组成的。
之前的时候,益海科技集团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员工离职后手里的股票只能是由企业进行回收,但是价格自然就比较一般。
而上市后,这员工手里的股票的价格可就高多了。
这一轮上市,益海科技集团里也产生了大量的亿万富翁,其中的黄嘉年持有的股票最多!
黄嘉年早期在游戏领域的卓越开发以及运营能力,是带领益海科技早期立足的重要因素……此外早期的时候,其实徐申学对益海科技的经营不太上心,基本都是当甩手掌柜,只是给予基本的战略规划指导。
可以说益海科技能够一天天发展壮大到今天,和黄嘉年的卓越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
而徐申学也很欣赏他,早期以及中期给他设立了多个战略工作目标,只要完成工作目标就能够获得大量期权股票,而黄嘉年也都顺利完成了徐申学制定的各种战略目标,进而拿到了这些期权股票。
后期每年也能够拿到不少常规期权股票……毕竟他是CEO,每年的薪资构成里,股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激励他持续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
到现在,按照上市日当天的股价,他所持有的益海科技集团的股票价值八百多亿,足以让他成为富豪榜前列。
除了黄嘉年外,益海科技集团里还有其他几位重要高管的股票也价值好几百亿。
而数十亿,数亿级别的高管,核心技术人员那就更多了。
至于千万富翁级别的,甚至都不用什么高管,哪怕是一些早期员工都能拿到,他们入职时间早,当年拿到的期权股票放在今天可就非常值钱了。
所以益海科技集团的上市,不仅仅对于外部资本而言是一场狂欢,对于集团内部的诸多员工而言也是十年心血的巨大回报。
而益海科集团的上市,也让徐申学名下的上市公司多了一家,名义上的财富又出现巨额的增长。
只是这些名义上的财富增长,对于徐申学而言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要说钱的话,他的钱足以让他一百辈子每天使劲花都花不完。
事业做到他这个程度,单纯的金钱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串数字而已……
他很多年前搞事业的目标就已经不是为了赚钱了,而是为追求一些更理想化的东西,比如整体的经济发展、就业岗位之类,争取让大家活得更轻松一些。
然后再搞一搞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弄个可控核聚变,搞个星际飞船,开辟人类的星际航海大时代之类的!
所以身边很多熟悉徐申学的人,都会发现徐申学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理想化,枕边人林雅娴对徐申学的判断就是:他越来越像是个传统的理想化士大夫,讲究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一套东西!
理想化到已经有点不像人了……
不是徐申学喜欢装逼,不爱钱之类的,而是如果换成你拥有了科研系统,还拥有几十万亿的财富,你也会变得这么理想化……
这不,外头的人还在关注什么益海科技集团上市的余波时,徐申学自己已经放下了这些事情,而是跑到去看新一代的国产大飞机的热闹去了。
虽然他手底下没有搞飞机的公司,但是搞航天飞机的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