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手机的性能,其实都有点过剩了!
和往年一样,最新款,采用N4工艺,成本也更高的芯片,只会使用在S21 Max以及S21Max Pro这两款机型上。
S21标准版以及S21Pro将会使用去年发布的五纳米芯片,用来降低芯片成本……也包括明年春天发布的A21手机,也将会使用这款五纳米的芯片。
这年头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半导体先进工艺的投资成本逐年上涨,先进工艺的芯片成本也在逐步上涨。
都已经到了让很多产品用不起的程度了……
智云微电子的五纳米工艺,迄今为止,主要是用在各种算力芯片上,大头是APO系列显卡上的GPU核心,其次则是用在S系列SOC芯片以及W系列SOC芯片。还有小部分则是用于自家的CPU芯片上,也代工了部分华威的自研SOC。
上述这几样,是产能的大头……当然,就就算是上面的这些订单,其订单量也足够大,并且让智云微电子的五纳米工艺产能供不应求了。
现在,很多产品上使用的芯片,都还停留在二十八纳米以及十四纳米这两个工艺节点呢,连七纳米工艺用的都少,更别说五纳米工艺了。
现在的大量智能家居乃是通信以及汽车等其他大量行业,其采用的芯片制程都在大规模向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十四纳米工艺转移,其市场规模是越来越大了。
这也是国内不少半导体厂商积极投资这两个工艺节点的原因,因为市场上对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十四纳米工艺的产能需求越来越大……
当然,这种对于智云微电子而言,已经算是成熟工艺的代工价格就一般般了,利润不高,智云微电子早就已经放弃了在这两个工艺节点的产能扩充。
目前智云微电子的产能扩充,都集中在七纳米工艺以及五纳米工艺这两个节点上,同时对规模投资布局三纳米工艺甚至两纳米工艺。
玩的是EUV光刻机为核心先进工艺,盯着的是半导体制造市场里利润最丰厚的一块蛋糕。
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变化,影响了不少行业,尤其是外头的很多企业,但是对于智云集团而言影响不大。
别人用不起这些先进工艺的芯片,但是智云集团的产品用得起,而且用了后还能大赚特赚。
谁让人家智云集团的产品都是清一色的高端货,毛利润高,能够支撑这种高价格的芯片零配件。
S21系列手机,就是典型代表!
徐申学在威酷实业里看到了前期小规模试生产阶段的S21系列手机后,并没有停留太久,很快就去海蓝汽车集团的莞城基地。
主要是去看看当地的固态电池工厂!
毕竟那是海蓝汽车旗下最大的电池工厂……甚至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徐申学还是比较重视的。
哪怕这种公开的视察,只是走马观花一样去参观一二,象征性的看看厂房,车间,然后和工厂的管理层开个小会,实际上不可能看出来什么太深入的东西。
但是现在的徐申学做事情,很多时候也不用当场看到什么问题或者解决问题,他只需要体现一个重视的态度就行了,接下来自然会有公司内的其他管理层及时跟进。
对于徐申学而言,及时的向旗下各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以及中层管理,传递自己的一些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主要日常工作了。
在海蓝汽车集团的莞城电池工厂里,徐申学也看到了当下人类技术最顶级,最先进,也是规模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线。
包永言向徐申学介绍说,这个莞城固态电池工厂,也是目前海蓝汽车旗下固态电池制造业的样板基地,同时也是研发基地……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海蓝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就在这里。
徐申学还抽空和海蓝电池的管理层以及主要的技术骨干们简单见了见,鼓舞了一番士气,让他们再接再厉,研发出来更好的固态电池,同时进一步深化研发,逐步降低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扩大产能。
现在的固态电池,成本还是有些高了,用在高端车型上问题不大,但是在中低端车型上就比较困难了。
尤其是十万价位的入门级主流车型上,其成本控制是非常严苛的,毛利率也不高,如果采用固态电池的话,汽车厂商卖一辆就得亏一辆。
因此徐申学还是希望在未来几年里,固态电池的成本能够降下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普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是技术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什么时候能够把成本降低到低端车型也能够用上,还是很难说的。
就在徐申学还在莞城那边视察的时候,徐申学旗下的另外一家行业巨头企业小僵科技,也发布了他们的新一代黑科技产品。
第二代X14无人机!
这个发布会很有意思,普通人不太关注,顶多就是惊讶一下……寻常企业也不太关心,低空经济吹了有些年了,但是现在依旧没能发展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