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六章 太空航空港计划(3 / 4)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随着七号火箭成功的投入运营,该款火箭已经正式取代了五号火箭以及六号火箭,成为了南门航天目前的主力火箭……南门航天已经正式停产了五号以及六号火箭,现役的五号以及六号火箭也将会继续使用,直到寿命到期报废或一次性使用。

    南门航天旗下的发动机工厂,火箭工厂目前正在生产七号火箭,其使用的毕方C型发动机更是采用流水线模式批量生产呢。

    不过徐申学在南门航天里停留多天,也不单纯是为了看七号火箭,主要还是为了等待八号火箭的首次飞行试验!

    南门航天多年前就开始了八号火箭的研发,不过这火箭的技术难度要比七号火箭更高……毕竟这可是一款最大起飞重量达到八千吨,近地运载能力达到两百三十吨的大家伙!

    不仅仅大,而且这火箭还是个复用火箭,所以别看着大,但是按照每公斤发射成本来算,其实和七号火箭差不多,每公斤预计两三百美元左右。

    八号火箭,乃是南门航天月球基地计划的重要工具,很多预计中的大吨位,大体积的设备或零部件,可就指望着用这个大家伙送上太空呢。

    尤其是航空港计划以及月球基地里预计采用的一些核心零部件或设备,那可是动不动都是几十吨的大家伙。

    这种几十吨的大家伙,虽然用六号火箭或七号火箭的一次性发射模式也行,但是一次性使用模式的发射成本太高了。

    而采用八号火箭的话,完全可以采用重复使用模式,把发射成本压缩到每公斤两三百美元的程度。

    尤其是南门航天的工程师们,设计的未来地球航空港里的一个核心构件,重量达到两百吨……这种大家伙,只能用八号火箭的一次性使用模式来送上太空。

    这也就导致了八号火箭的重要性!

    而数天后,也是八号火箭首飞的日子,故而徐申学近期都待在南门航天,亲自盯着八号火箭的首飞相关工作。

    ————

    在南门航天里的徐申学,每天也挺忙的,除了要处理南门航天这里的诸多事务外,徐申学也需要处理旗下其他公司的诸多事务。

    进入四月,徐申学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和智云集团那边开了一场线上会议,听取了虚拟设备业务的进展。

    智云集团在三月份的春季发布会里,发布全新新一代的虚拟设备,尤其是性价比比较高,国内售价只需要二十六万的Yun VW L2机型……该款机型的销量多寡,直接决定了今年虚拟设备的整体销量!

    因为去年L1机型正式推向市场后,L系列虚拟设备在整个虚拟设备的销量占比,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然后还有百分之十多的比例是四十多万的M系列……至于八十多万以上的各机型,其销量占比其实很低的。

    比如在春季发布会里徐申学吹得震天响的Yun VW S4这款旗舰机型,虽然各种牛叉,但是实际销量很低,迄今为止也才获得了几千台订单而已!

    至于为什么,还能为啥,因为这款设备在国内的售价都要三百八十万……如果是海外其他国家的售价那就更高了。

    比如美国那边,这款设备算上运费,税收成本,当地租赁销售公司的经营成本、利润等等,最后在当地的永租模式售价在六百五十万左右……价格贵的很。

    欧洲那边要相对便宜一些,但是也要五百多万……毕竟海外市场销售,要附加关税,当地的行政以及销售成本等一大堆成本。

    抛开关税因素外,越是发达国家,这个额外成本其实越高……因为当地的薪资水平高,相应的各种经营成本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会出现,十元成本的东西,运到美国后,当地零售商的售价往往会达到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的原因,也别觉得是当地的商家能够赚好几倍利润,在当地的商家也很卷的,你卖的贵了,别的商家自然会抢生意。

    之所以进货价和零售价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那是因为因为还要加上关税成本……还要再加上他们自身的高昂运营费用以及市场费用,这个可就贵了。

    把这些成本都算进去,然后再设置一个合理的利润,最后从华夏十元采购的产品,最后零售价就变成了大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了……这种情况在低价产品上很常见。

    高价成本的增幅比例没那么大,但是动不动几十个百分点也很正常。

    所以智云集团的产品,永远都是在国内最便宜,因为在国内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附加成本。

    而海外则是比较贵,而且抛开关税因素的话,是越发达的地区售价就越贵……因为智云集团自营或当地的经销商得把在当地的额外高昂成本给算进去!

    虚拟设备这种产品,在国外普遍得加价几十个百分点,三百多万的S系列,海外售价五六百万很正常……如此昂贵的产品,其销量自然也就很低。

    虚拟设备的走量型号,是二十多万的L系列以及四十多万的M系列,这两款型号的销量占据了整个虚拟设备销量的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其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