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章 超人类科学家项目(3 / 4)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尤其是才十点的D级别科研名额都是大量发放的,而且还是让科研系统直接发放以及收回,徐申学都不管的。

    徐申学旗下各企业里技术岗位级别从的W1-W15级别,W1-W4都是基础技术人员的级别,现在已经不发放科研名额了……人太多了,毕竟徐申学的企业也不仅仅是一个智云集团,还有其他一堆企业呢,各类技术人员是相当多的。

    此外这些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能力都有限,给科研名额有点浪费了。

    而达到W4级别的话,系统就会自动直接发放D级名额,到W8级别就发放C级,W10级就发放B级别。

    不过到了A级别后以及更高级别的S级,徐申学就会亲自发放了……毕竟目前为止,徐申学手头上一共也才那么三十多个名额S级别名额,两百多个百个A级别名额,每一个都是需要用在顶级人才上的,不能乱搞。

    至于SS级别,则是慎之又慎,从全国挑选顶级人才了。

    因为徐申学现在手头上一共才4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三个被固定使用,还有一个则是按需使用,徐申学根据各项目的情况选择性使用,所以有些S级别的科学家,有时候搞一些重点项目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脑子更好使了,那就是徐申学给他临时挂上了SS级别的科研名额了。

    目前徐申学手头上还有八十多万个成就点的积存,他打算存几个月后存到一百万点后,再兑换一个SS级别名额……先临时机动使用。

    如果未来王德海博士证明了他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SS级别的固定使用者。

    当然,这一切都还要看他自己……尤其是目前给予S级别的资源扶持后,能不能发挥出来潜力,做出来出色的成果。

    只要他证明了自己,那么他才有可能成为徐申学手底下第四个固定使用SS级别名额的科学家。

    而徐申学很期待!

    ——————

    除了王德海外,其他从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里挑选出来的多名入选第四轮的十多人,徐申学也会进行专门的安排,给予他们A级别的资源扶持,固定使用A级别名额,然后再轮换使用S级别的科研名额,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如果里头再冒出来几个比较突出的人才,那么也有可能成为S级别名额的固定使用者。

    敲定了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的后续处理后,徐申学又翻阅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千人英才计划的进度,整体进度还算不错……不过这些人里并没有冒出来第二个和王德海这样,一眼看过去就是天赋溢出的顶级苗子。

    毕竟徐申学要找的也不是什么常规顶级人才,而是要那种本身就接近人类极限的顶级苗子……这种人是很罕见的。

    千人英才计划,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打造超人类科学家的项目

    不过稍微次一些的则是不少,后续投入资源进行培养,出现一些S级别的科学家问题不大。

    毕竟千人英才计划,本身就是从国内顶级名校里进行选拔,能够入选千人英才计划,本身就已经是站在顶峰的那一小批人了……哪怕是没有徐申学的千人英才计划推动,他们按部就班的走,未来大概率也能够成为各自行业里的顶级技术人才。

    如今有了徐申学的推动,那么进步速度就更快了,上限也会更高。

    徐申学有预感,也许三五年后,随着千人英才计划里的部分人陆续投入技术研发,开始使用A级别以及S级别的科研名额,自己手底下的顶级人才团队的整体能力,将会再拔高一个层次。

    罗毅年带着徐申学关于千人英才计划的处理出去后,徐申学简单休息了一番后简单吃了个午饭,稍微的眯了会后就看起来了最近的一些报告。

    等到下午时分,徐申学到了B栋办公楼看了看机器人的一些研发情况。

    机器人的研发还是相当顺利的,硬件上的进步还在持续,一些新材料,新零部件逐步投入应用让机器人的硬件性能更出色。

    并且徐申学还在看新机器人的研发测试的时候,得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那就是机器人的的核心零配件供应都已经完成了国产化。

    明年智云集团推出的机器人产品,有望做到百分百国产化!

    虽然机器人的核心零配件,主要是算力系统,感应器系统是智云集团自研以及少数国内的核心供应链企业提供的,但是还是有很多高技术的零部件是国外供应商提供的。

    机器人的零配件数量是非常多的,其技术复杂程度比海蓝汽车的智能电动车高多了。

    而且是智云集团做产品,一向来都是做高端产品,对各类零部件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端,部分零部件有国内供应商可以做到,但是有些国内供应商还做不到,需要进口,尤其是向日本以及德国企业进口。

    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事业部门,为了持续降低成本,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一方面是推动国外零部件厂商到国内设厂就近供应,另外一方面也是扶持国内同类零配件供应商。

    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