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对公众交代……现在都一群人骂了,每年拨给AMD那么多钱,结果这么多年了还是比不过智云集团。
别说比肩智云集团的APO显卡了,甚至差距还被越来越大,公众对此的批评声音还是很大的,总觉得AMD光拿钱不办事。
AMD那边拿着智云集团的财报当证据要钱,而智云集团这边的财报本身有水分……
最后AMD的下一代五纳米工艺的数据中心GPU能不能弄出来,弄出来性能有多好不好说,但是参与其中的人肯定都能吃得很饱很饱!
而导致智云集团的财报里很多项目的水分大,就是因为智云集团把一大堆非公开项目也套进去了。
这一次的神经拟态计算机项目,也是如此,其庞大的研发是直接套在了数据中心GPU开发里。
而后续的组建第一代的算力中心的经费,也是纳入了整体算力中心的开支里……所以外人也会看到智云集团每年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里的投入也非常夸张。
敲定了智脑6系统的后续研发计划,以及建设全新一代的综合算力中心的计划后,徐申学也是把相关事项吩咐下去,并没有天天关注着……最后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出来的。
乐观计算,第一座新型的综合算力中心最早也要明年开始才会进入建设期,在这之前则是解决各类技术问题,而要建成运营的话,乐观估计也要后年去了。
至于说单纯的智脑6系统,比如单独一个服务器,那倒是现在就能看到了,但是单独一个服务器也没什么用。
智脑6这种独特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讲究的是神经元数量的多寡,单独服务器的两百以不到的神经元数量,其实没啥用!
乃至十几台服务器组合起来,有个几千亿个神经元数量了,其作用也不大。
按照林安东教授的技术路线,至少要组建百台以上的服务器,拥有两万亿左右的神经元数量,才能够勉强和现有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数据中心GPU进行配合运算,最后发挥出来其独特的低精度计算以及模糊计算领域上的优势。
最终,通过这种综合的计算机系统所组成的算力中心,才能够训练出来技术更先进的,至少比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先进一个层级的新型人工智能。
数量少了,没用,但是想要把这么多的智脑6芯片组合起来,这可不容易……其难度不会比早期阶段假设通用计算的超级计算机,前些年的GPU算力中心容易多少,甚至更难。
最后,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和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计算系统给有效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共同训练人工智能。
这里头可是蕴藏着巨大的技术难题。
也就是智云集团这边的技术团队自信十足,觉得自己这边的研发人员一个个都是顶级天才,各领域里的最顶级的一批精英,再加上充足的资金以及各种资源支持,这才有信心在预期时间内搞出来。
换了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想要搞这种系统,估计看了都得两眼发黑……把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整合起来一起协同工作,其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当下,除了智云集团的技术团队有两可能搞定这种事,其他企业基本没这可能性。
不过还是那句话,其他企业也不需要这种技术就是了,毕竟他们没有上万可控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也没有成熟可用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