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五章 王林徒的年终大考!(5 / 5)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能够承接第一代七纳米工艺的产能需求了,那么第二十五厂那边接不到第一代七纳米工艺的订单了,那么才会逐步转产,用来生产十纳米工艺,十二纳米工艺的芯片!

    总之,第二十五厂那边有订单就生产第一代七纳米工艺,没订单就生产十纳米,十二纳米工艺的芯片……反正现在成本也收回来的七七八八了,后面都是纯赚!

    先进工艺虽然投资庞大,但是只要保持技术领先,其实成本回收的也非常快,基本投产两三年就回本了,后面都是纯赚……至于运营费用,那很低的,对比建厂的庞大投资,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别看第二十五厂是属于典型的过渡技术的产物,预期只有三四年的巅峰寿命,但是已经够了……

    然后是第二代七纳米工艺,去年投产了第二十八厂,有五万片。今年秋天会投产第三十六厂,会有八万片的产能,共计十三万片!

    三家工厂加起来,两代七纳米工艺的产能,将会达到每月二十三万片!

    这已经是相当夸张的数字了……短时间内扩充如此庞大的产能,也就只有智云微电子敢这么搞,换成台积电和四星以及英特尔,他们都不敢的……

    因为只有智云微电子,才能接到如此海量的七纳米工艺芯片的订单……智云半导体加上一个威智科技,还有一些外部客户订单,足够消化这些产能了。

    光是一个S系列以及W系列的手机SOC芯片,都得耗费不少产能,然后还有AI/APO系列显卡的GPU,ZY系列以及EYQ系列,LC系列等一大票的算力芯片,全都是先进工艺的产能消耗大户。

    二十三万片,其实都还不够用,还要继续扩展,目前智云微电子那边,规划的七纳米共有产能已经达到了三十五万片每月。

    主要是虚拟设备市场的大爆,带来了更庞大的七纳米工艺的产能需求……

    然后五纳米工艺那边的短期产能规划,也是进一步扩大到了每月十五万片……目前有三家五纳米工艺的工厂在建,今年夏天会投产第一家,明年春天投产第二家,明年秋天投产第三家!

    逐步爬升产能,以供应市场需求!

    从智云集团又加大了七纳米工艺和五纳米工艺的产能规划,也就可以看的出来虚拟设备业务以及机器人业务,同时还有最近两年迅速扩张的智能电动车市场以及人工智能等市场……所带来的庞大先进工艺的算力芯片需求!

    这几种业务,每一种都是算力芯片的消耗大户!

    如此海量的算力芯片生产,自然也需要庞大的先进工艺的逻辑芯片产能!

    终端业务带动芯片需求,芯片需求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制造带动半导体设计软件、设备以及耗材等领域的需求……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徐申学耗时多年,搞出来的就是这么一套东西……对此,他其实还是很自得的。

    这都是他多年的辛苦和努力呢……系统,我说的没错吧?

    不过在王林徒乃至外界的那些人眼里,这还真是徐申学的努力和辛苦的结果……徐申学在这一系列高科技产业的建立以及发展过程里,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再加上对高科技技术的执着追求,再然后是玩命砸钱…这才弄出来了这些成果。

    所以王林徒面向徐申学进行汇报工作的时候,虽然表面很正常,但实际上他心里还是很紧张的……他作为第二代智能终端事业部总裁,谢建勇的接任者。

    这本来就被谢建勇的过往巨大的成绩所笼罩着,公司内部也好,外界的投资人也罢,甚至一些普通网民们,对他的要求其实都很高,天天拿着他和谢建勇比……

    动不动就说谢建勇搞出来了什么经典机型,打造了标志性的S系列手机,还把智云手机的年销量带到三亿台……你王林徒就算不如谢建勇,但是也不能太差吧。

    好歹你得给我们弄几个爆款出来吧!

    但是爆款哪有这么好做啊。

    如此情况下的王林徒,其实很期待能够得到其他人,尤其是徐申学的认可!

    而现在,他交上了去年一整年的答卷,就等着徐申学打分了!

    是做的非常好?还是做的不错?还是说做的勉强可以……乃至是成绩不合格!

    这一切,都需要徐申学给他答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