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工艺产能,作为核心供应商的仙女山控股,也需要配合加大EUV光刻机等一系列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的产能。
仙女山控股背后牵扯的又是一大批的顶尖技术的供应链。
一环扣一环之下,产业链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此情况下,徐申学对这两个新业务非常的慎重以及高度关注,他要确保这两个业务都能够按照自己制定的战略路线前进,中间不出现什么意外!
尤其是五月份准备推向市场的旗舰型智能机器人Yun Robot X4;准备在六月份推向市场的低价虚拟设备Yun VW青春版。
前者是拉高智能机器人的影响力,进一步通过各种高技术来推动人们对机器人的认同感,为走量级别的机器人机型做铺垫。
而Yun VW青春版,则是拉低虚拟机的价格,扩大虚拟设备的市场容量,扩大产销量来降低综合成本。
就当徐申学筹备着这两个核心产品的各种情况的时候,海蓝汽车那边却是突然传来了好消息。
海蓝汽车旗下的电池研发部门获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其研发的新型固态电池具备了商业化量产的可行性!
得知了这个报告后,徐申学立马就带着人去了海蓝汽车那边了。
固态电池,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厂商都在研发,实验室里也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固态电池。
但是……全都是受限于技术以及成本问题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量产的。
对于当下的电池产业界而言,固态电池本身不是问题,很多厂商其实都能搞个实验室样品出来,问题在于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商业化量产!
而海蓝汽车那边现在报告上来的就是,一种成本可控,可以用于商业化量产的固态电池!
徐申学一听这东西,立马就明白了其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甚至他都没有第一时间往海蓝汽车的方向去想,而是想到了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
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也是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大容量电池,并且对电池安全性,充电性能等也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之前使用的是半固态电池,但是总归是有一些缺陷,毕竟半固态电池严格来讲,依旧是属于液态电池的范畴。
同时因为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智能机器人的纯电续航都不太足,为此机器人的研发团队,不得不限制了大量的机器人的动作。
以至于很多人都说,智云集团的机器人都很懒,平时能不动就不动,就算动也是尽可能的少动!
甚至都还把动力输出进行了限制,除非特殊情况,不然机器人是不会使用极限动力输出模式的。
这一切都是为了省电!
纯电续航能力不足,这是影响智云机器人销量的很大一个因素……也影响了很多人购买选择,很多人想要购买双足型号,但是考虑到续航之后,往往选择购买更便宜的轮式型号!
因为轮式型号的运动续航,大幅度超过双足型号!
驱动轮子进行机动,可比驱动双足进行机动省电多了!
然而如果有了固态电池,那就能带来巨大的新变化了!
那是全新的电池类型,具有比现有半固态电池更大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
在徐申学看来,这东西不仅仅适合电动车使用,更适合机器人使用!
甚至考虑到固态电池的前期高昂成本的话,目前的最佳装机对象都不是海蓝汽车,而是智云的机器人!
所以徐申学一得到消息,立马就跑过去看了。
海蓝汽车的CEO包永言也非常重视,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报告给了徐申学,然后又亲自等着徐申学来视察。
等徐申学到了后,包永言就陪着徐申学到了海蓝汽车下属的电池研发部门,然后在实验室里看到了报告中提到的,可以商业化量产的固态电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