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顾之明的威胁利诱(4 / 5)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R/VR市场的持续爆发,这个第四代产品的未来可期,后续会逐步占用大部分的早期产能。

    而第五代的话,这个技术比较先进,用原来的生产线已经无法直接生产,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全新,技术更先进的生产线,这也是导致第五代产品售价更加昂贵的主要原因。

    单片四千的供货价,预测很长时间里,除了智云的虚拟设备项目,都不可能有其他的大型客户了,顶多就是小打小闹的一些零星客户。

    就算是智云集团的第三代VR眼镜项目,都嫌弃这屏幕太贵了没敢用。

    不过这屏幕生产线也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到时候搞出来了先进生产线,如果第五代产品没人要,还可以生产第四代屏幕,甚至第三代产品嘛!

    第四代不去说,但是目前第三代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可是非常大的,不怕卖不出去!

    人家华星科技规划产能的时候,也是有兜底计划:大不了卖第三代屏幕去!

    瞧瞧这话,多少有点气人乃至狂傲,因为其他很多搞Micro OLED屏幕的厂商,连华星科技的第三代屏幕的技术标准都还没有达到呢,还在折腾第一代,第二代产品。

    但是华星科技,有着徐申学的科研系统名额的支撑,来自智云集团、威酷电子的屏幕订单兜底保障,然后还有一票其他客户的订单,足以让他们在屏幕产业链获得很舒服,并有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向技术的更高峰攀登!

    ——————

    而顾之明这边,得到了华星科技的明确答复后,也是微微点头:“前期五万片年产能,可以搞个两万五千台的虚拟设备了,前期用来推广体验,销售也主要在国内市场的话,应该也够用了!”

    “不过明年你们的第二期工厂不能延期,到时候这么三十万片的产能一定要给我拿出来,明年开始,我们的虚拟设备是要陆续登陆全球市场的,预计在夏天就会开辟大部分市场,到时候就需要大量的供货了!”

    “如果耽误了虚拟设备的全球战略推广计划,影响可就非常恶劣了!”

    华星科技那边的人自然是拍着胸脯说绝对不会耽误。

    他们也是有这个底气说这话的,他们不差钱,不差人,各种设备也都是清一色国产货可以确保供应!

    一些核心设备,比如光刻机又不用使用最先进的光刻机,而成熟的DUV干式,乃至更成熟的ARF光刻机,仙女山控股那边的产能充足的很,客户加钱的话,甚至都能去拉现货!

    在华星科技层面上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

    同时华星科技的Micro OLED项目工厂,也不是在大城市里,而是在一个中型城市里投资的。

    对于当地而言,这种已经投资上百亿,未来投资能够达到数百亿级别规模,尤其是还代表着最顶级的技术方向的高科技行业,其保障力度是非常高的!

    围绕着这个Micro OLED项目,当地都能打造一个代表着屏幕产业最前沿,最先进的屏幕产业集群基地。

    谁看都得眼红!

    这种项目,对于普通城市而言,那都是要拼尽全力去争夺的。

    如此情况下,这种项目的保障力度可见一斑!

    如此,华星科技才有这个底气说这个话:第五代Micro OLED屏幕的第二期产能,绝对不会耽误事!

    顾之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华星科技,随后又前往了海蓝汽车旗下的一个激光雷达工厂进行视察。

    海蓝汽车,它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车厂商,同时它其实还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最大的激光雷达厂商!

    没办法,海蓝汽车当年搞智能电动车的时候,这些核心零配件国内也没有太好的供应链,什么都得自己做。

    自己搞电池,自己搞激光雷达,自己搞电机。

    后来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还应用在智云智能机器人项目上,也应用在低空无人机项目上,同时海蓝汽车还以技术入股,投资了宁代电池,占据了不少的宁代电池的股份。

    所以海蓝汽车的动力电池业务,其实也非常强悍,只不过在外界名声不响亮。

    一说起海蓝汽车,都知道它是卖智能电动车的,但是很少人会注意到,它其实还卖动力电池……这是因为海蓝汽车的直属电池业务,为了维持市场领先,只自用以及供给徐申学旗下的其他企业,不供给其他企业!

    而对外电池业务,则是通过占据了部分宁代电池的股份来进行。

    不过宁代电池也比较特殊,徐申学旗下的智云集团,威酷电子,柳河投资,海蓝汽车、安东矿务在其中占据了大量股份,占比大概在百分之七十二左右。

    而剩下的股份除了少数给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外,剩下的则是被各大汽车厂商,锂电池原料供应商所瓜分。

    国内外的很多汽车厂商,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宁代电池的股份,就连特斯拉都持有这家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份。

    这是通过股份绑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