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市场的巨大潜力。
国内金融市场不是没钱,实际上钱多着呢,但是大量的资金涌入到了房地产市场或干脆充当存款了。
一旦有潜力十足的企业在国内上市,这些资金就会一定程度上流向股市。
这是徐申学所希望看见的场景!
他旗下的很多企业,都需要海量的资金用来发展!
只要国内的资金量充足,潜力足够,那么他后续就会逐步展开旗下企业在国内上市的计划。
之前的威酷电子,威酷实业已经先行一步。
接下来就要到益海科技以及海蓝汽车了!
此外,徐申学还准备对智云集团的部分子公司进行拆分,尤其是智云微电子这个吞金兽!
此外新成立的新云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子公司也可以用来进行上市吸纳资金。
最后,还有他准备的重磅计划:智云集团准备采取两地上市计划,在港股上市之余,同时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
但是智云集团这种庞然大物要在国内上市,发行的股票比例就不能太多……多了国内的金融市场接不住!
如今的智云集团可是一家市值两万三千多亿美元的巨无霸类企业,如果在国内发行百分之十的股票,那么就是两千三百亿美元的庞大数字……折算华夏元就得超过一万五千亿元。
智云集团要是真这么干!
智云集团到时候发布上市的时候,国内的股市流动性会被瞬间抽空,会出现很诡异的场面:智云集团的股票上涨,其他股票普遍跌停的场景!
因为投资者们会抛弃其他企业的股票,凑集资金认购智云的股票!
毕竟今年的国内股市的资金流入总量也才那么几千亿,整个国内股市的所有企业加一块,市值才六七十万亿,其中的流通股票市值一共才二十多万亿,日均交易量,一共也才那么几千亿而已。
智云集团要是一口气发行一万五千亿的股票,到时候就不是上市盛况,而是一场普及全国金融市场的股灾!
很吓人的!
毕竟国内股市和港股还是不一样的,港股是自由市场,其资金来源遍布全球,当年智云集团在港股上市的时候,其实大部分资金都不是来源于港股原有资金,而是闻着金钱味道来的全球各地资金。
即便如此,当年吸纳的资金总量也不过数百亿美元而已……和现在的两千多亿美元有天壤之别。
尤其是国内的股票市场,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资金,海外资金相对比较少的。
现在智云集团的市值更高了,如果还要严格按照发行百分之十股票的规则发行股票。直接一口气凑集一万五千亿资金,后果难以预料。
但是智云集团走两地上市计划,在港股上市之后也回到国内上市,这是徐申学谋划已久的计划,同样也是国内众多金融机构的愿景!
自家家里好不容易培养了一家顶级巨头企业,结果想要在二级市场里进行投入还要跑到港股去投资,这说起来都尴尬,而且很麻烦。
一票重量级金融机构其实早就想要智云回来上市了,各种重量级的基金都已经望眼欲穿等了好久了。
同时众多普通的投资机构,基金之类的中小投资机构,也是对智云寄望深大。
就连那些普通股民,甚至是不玩股票的人也希望着智云集团回来国内上市,然后买点智云的股票当养老金一样存着。
这是无数普通人对智云集团,对徐申学的盲目信任甚至崇拜!
总觉得跟着徐首富一起干,就算吃不上肉,但是汤水多少能喝一口!
更何况,现在哪怕是普通人都能看到,智云集团在智能终端业务之外,奋力发展的智能机人业务以及人工智能算力卡业务正在飞速发展,大有当年智云集团发展智能终端业务的势头。
这种时候,要是能够趁机上车购买一部分股票,未来躺着赚钱啊!
只是,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影响重大,徐申学也不能乱来!
因此九月下旬的时候,他还联系了国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商讨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的可行性。
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搞两地上市计划,目的也不是为了吸纳多少资金用于发展,其实智云集团不差钱……现金流超过三千亿美元!
嗯,为了规避各国税收,智云集团从来都没有进行过直接分红的,顶多是偶尔搞股票回购计划……这也是智云集团的股票持续高涨的原因之一。
同样这也导致了智云集团的现金流非常夸张。
之所以不差钱依旧还要回国内上市,主要还是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捆绑国内资本,形成更加广泛、更加牢固的利益结合体!
发展到现在的智云集团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民营企业了,它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各种国内支持,确保未来的发展道路通畅!
而没有什么方式,比利益捆绑更好了!
之前的时候,智云集团是通过对国内的重量级金融机构定向增发股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