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一百三十万起步,但是一般只卖一百五十万起步的高配。
很多高科技领域的老板,企业高管的首选座驾。
海蓝汽车的价格体系,将会覆盖二十万出头到一百多万为主,至于几百万的那是定制的防弹版本,不属于常规车型。
海蓝汽车在泰国的工厂下线新车,并且发布了热带版的海蓝SLMC-L1,在消息在国内没有什么波澜,但是在东盟地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尤其是同样和海蓝汽车洽谈投资建厂的印尼方面,更是加大了力度和海蓝汽车的谈判,并在谈判中进行了不少的让步。
不过投资建成那么大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敲定的,就算敲定了,至少也要一年甚至两年时间来建成,所以印尼那边暂时只能看着泰国那边吃独食了。
汽车行业内,大量的汽车厂商也在密切关注海蓝汽车的动作,有人信心满满,觉得电动车大有可为,进一步加大投资。
而有的则是忧心忡忡,觉得海蓝汽车为代表的华夏电动车,会进一步蚕食他们的汽车市场份额。
而这可不是他们瞎担心,而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
尤其是在海蓝汽车的大本营市场,也就是国内市场里,海蓝汽车的销量可以是节节攀升呢。
同时其他的国内汽车厂商也在加大电动车布局,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发力越来越大,他们依托海蓝汽车之前建立的一系列智能电动车的供应链,打造各种中低端的电动车然后推向市场,销量增速非常快。
这些,都引来了各大海外汽车巨头的高度警惕!
这情况,可不仅仅是狼来了,而是狼群来了……
一个海蓝汽车,他们还能挡得住,毕竟海蓝汽车主要走高端路线,高昂的售价注定了销量是有限的。
但是大量的华夏汽车厂商推出来的中低端电动车,这东西更要命……十几万的电动车,各种配置还给你拉满,性价比极高,而这就直接冲击了各大海外汽车厂商的基本盘。
所以,该如何应对海蓝汽车为首的华夏电动车的巨大市场冲击,就成为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丰田总部,一群西装革履的中老年人汇集一堂,但是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是显得有些沉闷。
“海蓝汽车的泰国工厂,对我们的威胁是有,但是依旧算是有限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已经有其他的华夏汽车厂商正在和泰国方面洽谈,他们也试图效仿海蓝汽车建造电动车工厂!”
“而这些华夏的电动车厂商,他们的主力车都是中低端车型,可是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再考虑到泰国方面对电动车领域的巨大扶持力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里,我们在泰国的汽车销量将会逐步下滑!”
”这还仅仅是泰国市场,更加重要的是华夏市场,这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之一,目前正在遭到华夏电动车的巨大冲击……哪怕目前的冲击看起来比例很小,但是势头确实非常凶猛,华夏的电动车销量增幅比例太大了,按照我们的预测,今年内华夏的电动车的销量有望比明年翻一倍,达到三百五十万台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因为新增的这些电动车销量,绝大部分都是华夏的汽车厂商的车型,而我们在其中占据的比例极小!”
“由于华夏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标准,我们的大部分双擎混合动力的车型都不符合其新能源标志,无法获得专属的新能源号牌,这对我们的销量影响很大!”
上头的一个老年人道:“我们的氢能源战略呢?还要多久才能够大规模商用化?”
此时,下方的一个人道:“我们的氢能源汽车计划进度目前并不顺利,需要攻克的各种技术难题太多了,而且目前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以及欧洲还有华夏,都基本放弃了氢能源战略,只剩下了我们日本企业还在坚持这一技术路线!”
“本该是全球车企一起开发完善的氢能源汽车,目前只有我们独立承担,这导致了研发成本的大幅度上涨以及技术攻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技术部门的反馈是,五年内我们都不可能把氢能源车进行大规模商用化……甚至悲观一些,十年内都无法做到!”
上首的老年人皱着眉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需要考虑备选计划了!”
“准备加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吧,其他市场先不谈,但是华夏市场那边还是要尽可能的保住的,尽快推出大容量电池的双擎车型,拿到新能源牌照。”
“燃油车是我们的绝对优势,这一点要继续保持,继续推出更好更先进的燃油车,但是电动车领域也不能落后,也要加入其中。”
这话落下后,还是有其他人皱眉……但是最终还是没人说什么!
在现有的双擎油车平台上,通过加大电池容量来适应华夏那边的新标准,说得轻巧,但是哪有这么容易啊……
再说了,他们在电动车领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储备,同时在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