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着大规模销售,网购渠道等很难打通,只能在线下配眼镜。
这种一对一的销售模式,就注定了难以进行大规模的降价。
最后多种情况就导致了眼镜这种产品非常特殊而畸形的市场:成本极低,售价极高!
但是……眼镜终端售价大几百甚至几千块,这和眼镜工厂没啥关系,他们的出货价依旧只有几十块甚至几块钱而已。
具体到眼镜的各种零配件的采购价上,那就更便宜了,几块钱,几毛钱是常态。
同时八方科技的现有客户,也都是一些小体量,做中低端眼镜镜片的客户,对价格承受能力就更差了。
于是乎,八方科技明明做出来了更好的树脂材料,确实发现因为价格过于昂贵卖不出去……老尴尬了,所以也只能去其他各种行业里寻找新的机会了。
这个过程里,就被智云集团下属的供应链员工们所注意到了。
智云集团的供应链员工们,当时正在满世界里寻找超高折射率的玻璃镜片以及相应的原材料。
这就刚好在一个眼镜行业里的产品推介会上看到了这个八方科技,然后看到了他们对自家树脂材料的介绍,说是他们家的树脂材料,能够做出来光折射率非常高的树脂镜片。
供应链的采购人员这一问,哎呦……没想到来一个常规的推荐会上,竟然还能发现这种好材料。
当即就报了上去。
紧接着智云集团方面就和八方科技进行了正式接触,拿了他们多一些树脂材料样品,然后交给了一家树脂光学产品供应商进行研发生产,最后还真搞出来了非常不错的高折射率的树脂镜片。
这种树脂镜片,最后也就用在了AI眼镜项目里的衍射光波导技术上,成为了整个显示模块里的一种关键原材料。
如此也就有了后续智云集团和八方科技的后续接触。
在这之前,智云集团的投资部门以及供应链部门已经联合对八方科技进行了详细的审查以及谈判,初步意向已经是敲定下来了。
当然,初步意向是初步意向,并不意味着智云集团就会按照意向计划来走……智云集团方面必须确认八方科技的可靠性,包括整体的研发能力以及潜力,工厂的未来产能,稳定供应等。
一旦八方科技进入公司的供应链,那么后续这家公司就必须稳定而持续的提供产品,绝对不可能有任何计划外的停产,产能不足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该公司有持续研发的能力以及野心,智云集团对各种供应链厂商的要求一向来都很高的,虽然给的订单大,利润也充足,也会比较贴心的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时候甚至都会搞一些去库存产品,来帮助供应链厂商利用成熟产品再多赚一点。
然而……供应链厂商拿到了这些订单和利润后,可不能混吃等死……智云集团让给供应链厂商的高利润,可不是让他们的股东分红用的,而是让他们用来投入技术研发的。
不投入研发其实也行,但是过几年该供应链厂商的产品技术就无法跟上其他供应商的步伐,进而丢失订单,甚至无法进入新产品的供应链……
一旦失去智云集团的订单,这企业的营收就会变得非常难看了,破产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智云集团希望供应链厂商能够紧跟自己的步伐,维持持续研发的状态……甚至有时候供应链厂商在研发上投入过大,资金难以为继的时候,智云集团还会提供一些资金支持,要么是增加订单,要么是拉高采购单价让一些利润,或干脆提供贷款甚至进行战略投资等。
因为智云集团需要这些供应链厂商维持技术上的进步!
要不然设计出来再牛逼的产品,也没办法生产出来啊!
反之,如果有供应链厂商不思进取,智云集团立马就会启动备份计划,直接扶持其他同类的供应链厂商去了。
你不搞研发,我就扶持你的竞争对手去搞研发……基本就是这个思路。
所以有些供应链厂商的老板,对智云集团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人家给的钱那是真的多!
恨的是,各种破要求实在太尼玛多了,这也管,那也管,连工厂里的工人伙食标准、住宿环境,加班给不给加班费,交不交社保之类的都要管!
而且技术迭代太快,为了满足智云集团提出的各种高技术要求,每年的研发投入巨大……这意味着,供应链厂商靠着智云集团赚来的钱,相当大一部分又投入到研发里去了,每年很难获得大量的分红。
于是乎很多人就觉得,老板就跟白干一样……
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的浅薄理解!
实际上,大部分供应链厂商的老板都赚疯了,哪怕盈利最后都投入到研发之中去了,但是股价也哗啦啦的涨啊。
股价涨上去了,不管是质押股份套现也好,直接出售股份套现也罢……都能大赚特赚。
很多企业的老板,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老板不怎么靠企业本身的盈利分红赚钱,而是靠着公司市值上涨而赚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