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九章 此子非人也(3 / 4)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该系统乃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一个核心研发项目,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智云集团里的强悍底层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投喂海量的各种科研研发领域里的训练数据,最后训练出来一个可以辅助研发人员进行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而节省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因为智云集团里的各种研发项目太多了,经费支出也非常庞大……如果有这种科研辅助系统的话,那么就可以降低大量研发项目的成本,节省更多的研发资金,进而用于更多的研发项目。

    说白了,一开始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搞这个科研辅助系统,只是为了省钱……

    早期的时候,该系统还不完善,只能在部分领域里使用,最早应用的其实都不是智云集团自己,而是银河生命那边的生命科学……他们搞生物的更需要这种科研辅助系统。

    然后智云集团自己开始在一些材料的研发领域里也开始逐步应用,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之前广城那边的‘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

    后续随着该科研辅助系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核心算法经过了十多次的迭代,并且搜集投喂的各种科研数据也越来越多后。

    智云集团开发的这个科研辅助人工智能系统,已经是相当完善,可以用在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了。

    不仅仅能够为研发项目,省却大量繁杂、重复的科研行为,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进行根据以往无数科学家的研发行为、几乎搜集了整个人类最前沿的各类科学知识进行综合推理、分析,然后做出预测,供给研发人员进行参考。

    MMK34材料的研发,就是基于这一套方式研发出来的,于泰和他们给出各种基本数据,然后科研辅助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推理,然后给出了众多的技术路线可能性。

    项目组再对这些技术路线进行更详细的分析,计算,最后进行实际的试验。

    这个过程里,科研辅助人工智能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是说它有多聪明,有什么创造力,而是它的知识储备太雄厚……智云集团的训练这套系统的时候,几乎把人类当下的所有科学知识都给一股脑输入进去,然后又把自家多年的各种科研项目的研发数据也给输入了进去。

    这就导致了,这套系统虽然没有任何的创造力,但是它却是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知识库,最丰富的研发经验……然后可以对项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建议。

    这就相当于,让一个科学家拥有了几乎全能的科研助手……这不仅仅提升科研效率那么简单,更能让科学家查缺补漏……毕竟科学家再牛逼,但是他的脑容量也是有限的,其脑子所能记忆,知道的东西,可远不如这个几乎汇集了全人类所有知识体系的科研辅助系统。

    而拥有顶级创造力,能够在黑暗中点灯的科学家,结合了这套科研系统后的,其研发起来就顺风顺手的很。

    不过这种科研辅助系统搞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核心算法虽然越来越厉害,但是算法再厉害也需要数据的投喂并训练。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只能在生物,材料领域里大规模应用,在其他领域里使用的比较少的缘故……数据收集还不够,还没训练到那程序。

    针对这一重要项目,徐申学也是高度关注。

    开了虚拟设备项目的讨论会议,听取了虚拟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又向项目组许诺加大投入,增加研发资金,增加研发人员的人手。

    同时要求他们先根据这个原型机,搞一批实验机型出来,再和益海科技那边联系,让他们把他们家的那个什么3A射击游戏改一改,做一个单独的拟真非公开版本出来,回头我有用。

    开完会议,徐申学在下午的时候,就到了隔壁的‘人工智能研究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这是智云集团里研发优先度最高的几个研发机构之一,直接和S系列手机项目并列。

    该研究院所在的大楼,都是单独的一栋大楼,并且防卫非常的严密,其内部网络也不连接到公共网络,甚至都不连接到集团内部网络,他们自己有一套专属的内部网络。

    这些都是为了保密!

    外头一群人都盯着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呢,而基本是个业内人士都知道,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核心机构就是‘智云人工智能研究院’。

    但是智云集团从不公布该机构的情况,所以外界知道有这么一个机构,但是很少人会知道这个机构的详细情况。

    徐申学进入人工智能研究院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简单看了看,说实话,没啥好看的……也没什么硬件可以看,给看的都是一些数学公式,代码之类的。

    这么多年下来搞高科技行业,徐申学自己多少也学习了一些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数学,代码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一些接触和学习的经历。

    但是人工智能研究院这边让他看的东西……每一次都会让他怀疑自己的智商。

    尤其是现在的首席科学家林安东教授,很热情的向徐申学介绍他最近的研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