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项目的硬件部分,徐申学之前旗下的企业参与的并不多,也就是在传感器领域里参与比较多,毕竟传感器这东西也有部分是属于半导体传感器,而半导体传感器领域里智云集团自诩第二,绝对不会有人敢说第一了。
此外就是提供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各种新材料,但是这些新材料用在什么地方其实徐申学也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听说对方的新型发动机研发还需要一些时间,也就主动开口说了几句。
直接接手主导发动机研发这种事就别想了……因为徐申学手底下的科研系统需要在徐申学控股的公司里才可以用。
非控股公司是无法使用科研系统的名额,为这些研发工程师们增加助力的。
而且之前徐申学也尝试过搞劳务派遣模式……那就是自家的工程师加上科研名额后,然后派遣到其他企业去搞研发,可惜系统不给钻漏洞,直接来了个名额暂时失效。
而发动机的特殊性,也不可能整个交给徐申学手底下的企业来研发,这不合规矩。
所以在这些领域徐申学如果要提供一些助力的话,那么就只能搞一些子系统,零部件,材料这些了。
听到徐申学这么说,边上的合作厂商的一个负责人则是颇有兴趣:“我们在发动机研发上的确是存在一些困难,毕竟发动机嘛,再好都是不够好的,问题永远都存在!”
“回头我们再合作一把,看看能不能做到更好!”
徐申学道:“行,我到时候派个技术团队和你们接洽,不管有什么需求你们只管提出来,能不能做到另说,但是万一呢,是吧!”
说着,徐申学道:“也不仅仅是发动机领域,其他方面如果有需求也可以说,特别是半导体领域方面以及计算机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还算是有自信的。”
对方道:“那感情好,回头我也派个团队进行接触!”
徐申学说是自信,但实际上在半导体以及计算机领域,包括软件部分,智云集团在国内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而且是断崖式领先其他企业的第一。
同时他手底下的其他几家公司也诸多方面也有极大的优势,比如南门航天,虽然这只是个航天公司,但是航天航空不分家,很多航天领域的技术,在航空领域也是能够用上的。
再者是海蓝汽车,别看它只是个民用汽车厂商,但是人家搞的可是智能电动车,正儿八经的高科技领域,可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传统汽车厂商。
海蓝汽车在智能化控制,电池,电机,态势感知等诸多领域里的技术积累是非常雄厚的。
比如激光雷达这个东西,海蓝汽车所使用的激光雷达可是自研的,旗下负责激光雷达的子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里的技术独步全球无敌手,而该子公司的激光雷达,可不仅仅使用在汽车上等民用设备上……还可以使用在特殊领域里,比如无人机,地面无人移动终端上。
海蓝汽车公司所研发的诸多技术,其实都被大量应用到其他领域里。
还有仙女山控股,虽然它只是个搞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的,但是他们往深了说,其实就是搞超高精密设备的,各种技术、材料研发项目多了去,其中的很多底层技术以及材料都是可以用在其他领域的。
所以,徐申学手底下的这些企业,里头还真有不少好东西。
众人一边听着介绍,一边闲聊的时候,徐申学也跟着众人围绕着这个飞机转了一圈。
同时X1项目的负责人还在继续道:“在定位上,我们的这个是算是中型人工智能多用途战斗机,具备传统空战能力的同时,更具备在高威胁空域里进行长途奔袭,打击敌纵深防空节点,指挥节点的能力。”
“同时在X系统的整合下,该机能够接受并整合处理大量友方单位的信息数据,包括常规卫星数据,低轨卫星数据,友机数据,预警机数据以及地面或海面单位数据。”
“理论上,该机甚至不需要开启自身的雷达,就能够友方单位的数据支持下,穿过高威胁空域,对目标单位实施打击。”
徐申学听到这话的时候,嘴角不由得弯起来,这里头的低轨卫星数据,可就是他手底下的智云卫星的低轨道卫星网络所提供的。
徐申学搞的低轨道卫星,提供民用的互联网连接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而已,实际上这玩意还具备了各种侦查能力……在这种小卫星上带个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又不是多难的事。
只是平时没必要不会开启而已,真到有必要了,一道指令下去,这些卫星就会开启上述侦查设备,提供海量的卫星侦查数据。
想一想,好几万个小型低轨道卫星遍布全球,对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实施全面监控,画面也挺美的!
同时,更加重要的还是为各种移动设备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比如地面的车辆,海面上的舰艇,空中的飞机。
毕竟低空轨道网络,在徐申学的设想里,是给大量的无人车辆,无人机提供支持服务的,是构建整个无人交通网络的重要数据支持网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