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 三年三百亿(4 / 7)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见。

    他指着上头的巨大数字道:“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六十五纳米工艺的产能扩充,三年内预计耗资约三十亿美元,主要用以现有工厂的升级,同时还将会新建一座用于成熟用以的十二寸晶圆厂以及两座八寸晶圆厂。”

    三十亿美元还不被智云集团的高管们放在眼里,更别说这三十亿美元还是分成三年的投入,一年才十亿美元,小意思!

    而且这些成熟工艺后续几年还将会为智云微电子带来大量的营收和利润,这是一眼看过去就大赚特赚的生意。

    但是接下来,丁成军的话就让在场这群人无语了。

    “十八纳米工艺以上的先进工艺节点的工艺研发,工厂建设,我们预计三年内在这一领域里继续投入大约三百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还是用于新工厂的建设,少部分用于工艺技术的研发。”

    听到三百亿美元这个庞大的数字,在场不少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虽然是三年的数据,但是平均下来一年都得一百亿美元了。

    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孔伟权道:“这样的投入是不是太大了?三年三百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旦投入进去,恐怕会进一步拉低我们集团的整体利润水平。”

    “同时先进工艺的预期营收以及利润能达到多少?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不说赚钱,这设备折旧能否摊平?”

    “据我所知,先进半导体的设备折旧率非常高,台积电那边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而你们微电子这边的折旧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二。”

    “如此庞大的前期投入,庞大的设备折旧率,后续这些先进工艺带来的利润能够支撑?”

    此时丁成军道:“按照我们的预测,我们的预期营收和利润,是完全能够支撑其前期的投资以及设备折旧率的。”

    “当下我们的芯片代工收入来源,是集团内部订单,而集团内部订单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属于先进制程工艺的订单,尤其是手机SOC领域更是对先进制程的需求无止境,同时CPU以及GPU领域也是持续追求先进制程。”

    “按照我的预估,哪怕是集团的半导体业务没有大规模的增速,以现有的市场规模也足以支撑起来我们的先进制程的大部分产能。”

    “按照我们的计算,我们自己投资并生产芯片,其整合成本比寻找台积电代工还要更具有优势。”

    这个时候徐申学也开口道:“半导体投资嘛,大才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为投资大就缩水手脚的,这先进工艺还是要搞,不仅仅要搞,而且要加大力度搞。”“三年三百亿美元,投吧!”

    徐申学一向来都是坚定的半导体领域投资的支持者,别说三百亿美元,就算是四百亿美元甚至五百亿美元,他都敢咬着牙往里头砸钱。

    比砸钱,他徐申学可不怕谁!

    一场半导体战略会议里,智云集团在徐申学的亲自拍板下,敲定了未来三年总计三百三十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计划,用来建设若干芯片工厂以及推动工艺制程的进步。

    不仅仅是半导体制造方面,同时在这一场会议里,也敲定半导体设计领域的后续投资计划。

    智云集团的半导体设计业务,以智云半导体有限公司为核心,智云半导体下设多个事业部,包括SOC事业部,SOP事业部,GPU事业部,储存事业部以及若干重要子公司,如英伟达,威智科技,盘古科技,还有数十家从事各类辅助,功能芯片设计业务的子公司。

    在会议上,为了继续维持芯片设计凌云的领先,后续几年将会继续维持高投入,以确保若干公司核心产品的领先,主要还是智能终端使用的S系列芯片以及W系列芯片,同时还会对GPU领域以及CPU领域进行重点技术攻关研发。

    比如保障X86CPU的的顺利研发以及推向市场,如今集团里的各项X86构架下的PC产品,都等着集团自研的X86芯片呢。

    因此保障半导体设计领域的投入还是很必要的,不过会议上也砍掉了一些辅助类,功能性的芯片业务,之前搞这些是因为国内市场没有,或者无法满足要求,只能逼着自己搞。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消费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国内也冒出来了很多芯片设计公司,其中不少做的还挺不错的,如此情况下智云半导体这边也就砍掉了一些国内有代替品的非核心产品,通过对技术以及业务子公司的出售,或者和部分国内芯片公司进行合并,来减少产品线和非关键产品的研发投入,以集中力量在核心项目上。

    不管是半导体设计还是制造,都挺烧钱的,以至于会议室过后,季成河和徐申学在办公室喝茶聊天的时候,季成河都是感叹:“这半导体制造领域太烧钱了,我们辛辛苦苦卖个手机赚点钱呢,转眼就被搞半导体的这些人给花掉了!”

    徐申学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半导体关乎我们集团的核心命脉,再多的投资也要硬着头皮搞。”

    半导体领域,直接关乎智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