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章 生机勃勃的年代(6 / 7)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但是在三千这个价位上真正站稳脚跟,还是依靠小蓝MAX5……毕竟以前虽然有三千元以上的机型,比如小蓝MAX4的高配型号,但是销量太低了,没什么价值。

    然而小蓝MAX5的主力走量机型,可是三千元价位的。

    这一款机型成功了,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在三千元的价位上站稳了脚跟。

    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除了智云之外,一大票国产手机厂商,包括威酷电子在内这几年,一个个都想着冲击高端……当然,这些普通国产手机说的高端市场,一般指的是三千元以上的市场,并不是说四千元甚至五六千元的市场。

    四千元以上的市场里,目前依旧是智云和水果联手垄断,四星则是少量占据一些市场份额。

    四千元以下的话,则是四星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然后智云的C系列以及去库存机型,一些老机型也有一些市场份额。

    其他品牌的所谓高端旗舰机也大多在这个价位里。

    但是普遍卖的都不太行!

    当下的手机市场,其实有一种两极化,那就是消费者要么选择一两千元的中低端手机,要么干脆一步到位购买四五千元价格的高端手机。

    然后三千多元的手机就比较尴尬的卡在了中间,这一价位的中端偏高的手机销量,还没有五六千元的高端手机销量高。

    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并不是高端,中端,低端销量呈现金字塔结构,而是属于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

    高端销量挺好的,市场容量能够达到三亿多台,然后低端销量不用说,那自然更大,年出货六七亿台。

    但是中端偏高市场,销量就比较小了,只有一两亿台左右,比高端机销量还小。

    这种非常独特的智能手机市场结构,也导致了很多手机品牌冲击高端之路,艰难无比。

    真正的高端市场上不去,中端偏高的市场容量又太小……然后全球一大堆手机厂商都拥挤在这个三千多元价位的赛道上抢吃的,然后还有四星和智云两家的中端机型在这一领域里抢吃的。

    其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威酷电子的小蓝MAX5机型能够站稳三千元价位,并获得不错的销量,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白启文今天说起来的时候,那可是得意洋洋,神气的很。

    “今年还剩下两个多月,我们打算再加把劲,明年我们要发布一款新的小蓝M青春版,把价格拉低到八百元,拉一波销量,争取把销量冲到两亿台。”

    徐申学笑道:“这还有差不多三千万台缺口呢,这可不容易,要是今年你们能做到两亿台销量,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威酷电子说冲击两亿台销量已经好久了,但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哪怕他们走量的都是千元机型,但依旧困难重重。

    这年头做千元机的手机厂商多了去,国产手机厂商里除了智云外,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把主力机型放在了一千多元的这个血海市场上,打的难解难分,卷的很。

    不仅仅在国内卷,还卷到了国外。

    威酷电子就是典型例子,因为国内市场实在太卷,所以他们早早就布局海外市场,如今在东盟以及南美地区的市场里市场占有率相当不错。

    国内的其他手机厂商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神通,有跑去印度的,有跑到西亚去的,还有的去东盟的,去南美的,就非洲市场都有人去。

    最后,还有不少手机品牌其实都登陆了美国以及欧洲市场,比如华威就非常重视欧洲市场,在当地卖的挺不错的。

    众兴,联翔一些品牌则是跑到美国市场去混,在当地的中低端市场里也混的不错的。

    所以,国产手机里玩出海的厂商,可不止只有智云一家,其他的大规模国产手机厂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涌向国外市场了。

    没办法,国内的中低端手机市场太卷了,这要是不想办法从海外市场割一点韭菜回回血,他们在国内市场都混不下去了。

    好多手机厂商在国内发售的手机,都是性价比超级高……或者换句话说卖的特别便宜的。

    这些手机厂商卷来卷去,现在做手机的时候,已经不太注重国内市场的前期硬件利润了,而是注重走量。

    工业产品这东西,一千万销量是一个成本价,但是到了两千万销量后,又是另外一个成本价,总之卖的越多,单台成本越便宜。

    同时更多的销量,也意味着更多的增值服务收入。

    由此,手机市场里已经进入了各大厂商都玩命堆销量的模式。

    当国内手机厂商为了生存,为了彼此竞争玩这一套的时候,虽然打生打死,但是也导致一大票国际上的传统手机品牌连最后的中低端市场都保不住了,一个个陆续从国内手机市场被迫退出。

    这还不算……如今这些国内手机厂商在国内卷的太狠,又跑到国外卷了。

    然后一些国际品牌剩下的诸多海外市场,也逐步被国产手机厂商们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