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AI模型限制出口(2 / 3)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发了。

    人工智能‘小云’,一经推出后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更是直接催动了人工智能浪潮。

    随后水果也不甘落后,愣是加班加点拿出来了一个SIRI语音助手。

    还是后来人们经过详细对比试验发现,这两者区别非常大……具体也很难说,就是小云要更聪明一些,SIRI就有点傻乎乎的。

    而导致这种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小云就不是普通的语音助手,人家是正儿八经,基于深度学习而来的AI!

    哪怕智云手机上搭载的AI,其实只是智云研究院那边推向市场的超级严格阉割版本,但是一样能够吊打众多语音助手,大数据模型这些东西。

    至于真正的AI,其实智云研究院从来都没有对外公布过,那玩意都在持续的进行秘密大规模训练,并且分成了多个子系统!

    外人第一次看见真正的AI,那还是徐申学亲自拿着这玩意去做汇报的时候,AI控制下的机器狗和无人机相互结合,给参加汇报的众人来了一番来自未来的震撼。

    无人机直接携带机器狗在AI的控制下,进行自主飞行,然后降落,释放机器狗,机器狗同样自行规划路线,识别进行清理程序,结束清理后,无人机再一次启动搭载机器狗返回。

    虽然整个过程看上去很都拉跨,尤其是机器狗的行动极为缓慢,而且就跟一个智障一样总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但是依旧无法掩盖给人带来的巨大震撼!

    因为这几乎是科幻电影里才有可能出现的场面!

    而徐申学把这种场面带到了现实……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的算法还不太行,同时移动终端要直接打在这种复杂AI的话,对硬件要求非常高,至少无人机和机器狗的体格就带不动。

    这也是徐申学当初还专门带了一台服务器过去的缘故!

    那一场演示,提供算力支持的其实是这台服务器,无人机也好,机器狗也好,其实只是个移动终端……本身是没有计算能力的,所有的行动都是通过无线电信号把数据传回后方的AI服务器,然后AI服务器进行运算后得出结果,再通过无线电信号传回这些终端设备。

    不过按照当下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迭代,现在还需要服务器支撑的AI本地计算任务,也许到时候只需要一枚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顺带一提,智云的AI模型已经成为了限制出口技术……甚至一些特定AI模型都被列入了保密项目,连公开都没法公开。

    除了AI模型外,智云半导体研发的专门用于AI训练的AI芯片也成为了出口限制技术……尽管外界其实都不知道智云科技是用专门的AI芯片来进行训练的。

    这东西在智云科技内部,还处于高度保密状态。

    但是AI芯片一样成为了限制出口技术,不仅仅技术,连产品都不允许出口。

    此外徐申学为了搞AI芯片,还大力搞常规的民用显卡芯片技术,用来降低AI芯片的总体成本。

    一月底,徐申学出现在了智云半导体的独立办公楼。

    随着旗下各子公司的员工数量越来越多,智云科技对办公场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区区一栋智云大厦已经不够用了。

    之前购置的地皮,在经过了快速施工建设后,两栋办公楼也终于完成了装修,规模越来越大的智云半导体最先搬迁过去,并且独占了一栋楼。

    而另外一家子公司智云网络,这是个APP商城以及云储存,大数据,以及其他乱七八糟各种软件的公司,构成智云科技的软件互联网业务,则是占据了另外一栋楼。

    如今智云大厦里,主要员工是集团总部员工,主要是各项目事业群,如PC,手机以及平台等。

    至于另外一个核心研发机构,也就是从事各类人工智能研发的智能研究院,则是一开始就不在总部大楼,而是之前就设立在另外一个区域,当初智云科技财大气粗,直接把整个大楼给买下来了。

    不仅仅有单独的三十多层高的办公大楼,并且大楼还附带面积非常巨大的裙楼作为各类试验场所。

    然后在外地的电力资源便宜的地方,还有两个大型服务器基地……训练AI的主要成本,除了硬件成本外就是电力成本了,因此选择在一些电力成本便宜的地方搞比较划算。

    这是智云半导体搬迁之后,徐申学第一次来到智云半导体进行视察。

    到了楼上后,徐申学也通过窗户看到了附近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那些也是智云科技正在修建的办公大楼。

    整个智云科技的总部区域,其实是非常大的,仅仅是三十层以上的办公大楼就规划了六栋,然后还有一大堆裙楼,以及一些独立建筑。

    而办公区之外,还有不少同样三十层楼高的员工宿舍……深城的房价太贵了,为了解决基层员工们的住宿问题,智云科技一开始是大量租用各种公寓,后来发现太麻烦。

    就干脆在总部后头又弄了一片工业用地,在上头修了一批宿舍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