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3章 先礼后兵,坐而论道(2 / 3)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侏儒颔首道:“世人都说神仙好,可神仙绝非完全的风光霁月、无忧无愁。

    只要心中有欲望,有所需求,必生苦恼与龌龊。

    用人道的完美道德圣人标准,来苛责每一位神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羽太师道:“既如此,为何不让世人明白,神仙并非天生神圣?

    为何一定要在人间维持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虚假幻象?

    人道的发展,必定是逐渐走向更加开明与智慧。

    三十万年前老百姓,都没资格认字学文。他们的见识,与现在能比吗?

    三十万、三百万年后,如今只被修士知晓的常识,对普通百姓不再是秘密。

    凡人与修士在见识上的差别,只在于人道与仙道方向上的不同。

    而不需要刻意制造界限与隔离。

    真要与凡人划开界限,就老老实实待在山里,别去凡间折腾。”

    侏儒摆了摆手,“先别说那么远,只说现在。太师可明白现代‘仁义之师’的含义?”

    小羽怔了怔,奇怪道:“仙人和‘仁义之师’有何关系?”

    “两者都差不多。”侏儒感慨道:“比如陈胜吴广,他们自称伐无道,是仁义之师。

    一旦攻陷陈县,三老与豪绅也纷纷称赞他们为‘仁义之师’。

    可实际上,陈胜吴广对陈县的盘剥,对百姓,甚至对三老、对豪绅的伤害,都要远超‘暴秦’还在时。

    那时大秦只需要维护统治,甚至对陈郡补贴了大量钱粮。

    陈胜却必须压榨陈县的力量,以供养麾下数十万大军,还要强征陈郡百姓入伍当兵,与朝廷大军拼命。

    既要钱又要命,为何陈胜他们还是‘仁义之师’,百姓也赞他们为‘仁义之师’?

    因为‘仁义之师’既是夸耀,也是一种约束。

    陈胜的将士见到自己被认定为仁义之师,纵然平日里免不了苟且与龌龊,也会尽量维护自己仁义之师的形象,尽量不去祸害百姓。

    若是没了来自‘仁义之师’的约束,百姓已视之为暴徒贼寇,陈胜无法坚称自己是‘仁义之师’。

    原本一点也不仁义的‘仁义之师’,将真正化为暴徒贼寇。

    让百姓、让三老与豪绅,比此时还要凄惨无数倍。

    所以,陈胜要赢得大义,必须打造‘仁义之师’。

    百姓要活命,只能选择‘仁义之师’。”

    侏儒这番话算是推心置腹,没半点虚言。

    羽太师陷入沉思。

    侏儒看了她一眼,继续道:“仙道、神道,是远超‘凡间仁义之师’的强大力量。

    仙道神道若是失控,对凡人的伤害必定更大。

    划分界限,让‘神仙’天然保持更加崇高的形象,其实是人道与仙道共同的需求。

    神仙皆是凡人做。

    从凡人蜕变为仙人起,天然为他套上俗世的道德枷锁,非常必要。

    苛责神仙不是道德圣人,就像苛责士兵没有‘圣贤之仁义’,这过分了。

    但要求将士仁义,要求所有神仙努力成为道德圣人,很应该。

    比如,背誓天师一案。

    有‘仙人必须高风亮节’的道德束缚,尚且有那么多天师背誓.喔,贫道得告诉太师,让叶九天参加华山论道,利用斗法中的规则漏洞,公开公正打败太师,是我的主意。

    后来他背弃誓言,叛逃咸阳朝廷,真的与我无关。”

    ——让徒弟背锅、替死,难道比背誓更加光荣?

    羽太师心里冷笑,面上轻轻点头,表示接受了他的狡辩。

    “假若没有来自世俗的道德约束。凡人从修仙起,便认为自己可以恃强妄为、不需要比凡人更有道德与责任。

    太师你想一想,仙道世界要堕落成什么样?”侏儒接着说道。

    小羽沉吟道:“我倒是觉得,背誓天师案,已经用事实证明,诸位前辈的规矩,已经过时了。

    反正有道祖,有天劫、还有因果业力,还约束个啥?

    大家都是仙人,仙人顺从本性即可,想干啥就干啥。

    干了好事有天功,干了恶事直接被天雷劈死。

    仙道世界不会崩溃,只会变得更加干净。”

    侏儒皱眉道:“我道家讲究顺应自然,却不是无序发展。

    无论人之初,本性是善是恶。习相远,性乃迁,一定是事实。

    俗世的生长环境,对一个人本性的塑造,影响太大了。

    有道德约束,从小便晓得道德才是正确、是好。

    小恶之人也会变成谦谦君子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可能生而君子。

    欲要证道之人,都得斩三尸,三尸就是三大恶欲。

    吾辈道人避免不了恶念,关键是要清楚认识到什么是恶,如何避开恶。”

    小羽好奇道:“在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世界,有没有斩三尸?要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