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8章 雨师与九州山水图(2 / 3)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天监衙门。

    孟岐领着小羽来到天皇殿。

    “天皇殿内,又分为晴雨司、星象司、灵霄司。”

    他指着挂在墙上的大地图,“晴雨司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监控这幅九州山水图。

    中华神州的山脉、水脉,基本上都在这儿。

    上次关真人能对泾河附近的黄级地震做出预警,就是凭天师法,与九州山脉图交感,推导出地脉之力宣泄的方位。”

    墙上的地图非常大,比小羽前世的IMAX电影屏幕还要大三分之一。

    在普通人的视野里,它只是一张很大的纸。

    纸上用各色彩笔,涂涂抹抹,绘制了一副莫名其妙的“怪图”。

    嗯,普通人压根看不出来这是九州山河图。

    上面的线条皆为地脉、水脉的流向,还能活动,仿佛电视屏幕。

    并非凡人所见的山川道路。

    小羽没专业修炼过天师技法,不晓得如何与之交感。

    只凭本能,她看到整张图活了过来。

    每一根线条,每一块彩色区域,都处于运动中。

    有点像前世天气预报的气象图,却不是伪3D的平面动图。

    而是以二维图画,展现出四维,甚至更高维度的时空。

    孟岐也不说话,任由她站在那凝视九州山水图。

    良久,等她低下脑袋,有些疲惫地揉眼睛时,他问道:“羽仙子可看清楚了?”

    小羽摇头叹道:“看不清。我果然没有天师天赋。”

    孟岐一点也不失望,反而微笑安慰道:“仙子可知道,在上古、中古,并不存在‘天师’这一职位。

    朝廷设立‘天师’之职,是在‘天师道’作为一条修仙之道,被张道陵创造出来之后。

    先有祖天师张道陵,才有之后天庭册封天师。

    再后来,人间朝廷也跟着有样学样。

    可‘天师’之职不曾设立,不代表朝廷不需要‘天师’。

    在三皇五帝时代,没有‘天师’,却有‘雨师’。

    仙子若熟读《周礼》,便知道‘雨师’为大宗伯。

    主要职责是观测天文星象,预知降雨与地脉之变。

    在必要时祈祷降雨,或者阻止降雨,避免洪水爆发。

    大宗伯同时还兼任如今九卿之一的‘宗正’,要负责朝廷礼制。

    听到这儿,羽仙子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没错,雨师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太师。

    仙子你想,为何古人称呼太师为‘雨师’,为何要强调‘雨’?”

    小羽道:“桑农乃国之根基。而降雨又决定了一年的收成。

    谁掌握了降雨,谁就掌握了一国之命运。”

    孟岐微微颔首,道:“所以,天师道的精髓,主要就在一个‘雨’字。

    现今的人道、神道、仙道,都比古代更成熟、更完善。

    钦天监对天师的职权细分为三部九司。

    甚至九司之下还能继续细分,细分后的衙门,依旧需要多位天师,才能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可说到底,钦天监的核心依旧是天皇殿,是晴雨司,是你面前的这张图。

    都说王朝末年,天人感应之下,天灾人祸频繁。

    不知仙子可有注意,大秦都快亡了,神州大地依旧年年风调雨顺或许不如人皇政在世时,但远称不上灾祸。

    老夫亲自经历过诸多朝代,比如纣王统治的末期,各种天灾频频发生。

    大秦百姓如今缺的不是好年景,而是一个长期的休养生息环境。”

    孟岐无奈叹息,“太多壮丁被抽调走,纵然风调雨顺,可农田无人耕作,也不能凭空长出庄稼呀!”

    小羽游历神州,亲眼所见,大秦老百姓的确很苦,但他们苦的不是天灾,主要是人祸。

    若让明末的崇祯皇帝,见到大秦末年的年景,铁定要羡慕得双目赤红、内心失衡。

    感慨了一句,孟岐接着又笑道:“天师的一身本领,主要就两个字‘司雨’。

    羽仙子无论多么天资卓绝,也不可能生而掌握‘司雨’之能。

    没有‘司雨’之能,自然无法看清楚这张九州山水图。”

    小羽问道:“我曾听河伯说,人皇政强迫他交出了‘黄河水系真形图’。

    现在真形图是否挂在墙上?”

    孟岐摇头道:“真形图锁在地下秘库内,有龙气与法阵镇压。

    现在九州山水图,只是天师们对照水系真形图、五岳山脉真形图临摹的完整九州图。

    人皇政时期,他下旨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让各大道宫出人出力。

    一共招募了三千名仙人。

    其中金仙超过五十位、天仙八百,共同‘勘定’九州山水,绘制了这幅图。

    虽是诸多仙人合力临摹,可它终究比原本的真形图差了一些。

    真形图为先天灵宝,这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