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2章 心思(2 / 3)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征调市籍贾人、无籍游惰、闾左贩夫。”

    小羽道:“你注意看日期。”

    苟交回头又看,告示的角落,用印玺盖了一行小子,某年某四月二日。

    他还是不太明白,“日期咋了?春天征调劳役,容易误了农时。

    可这也不是第一回,不是在乡下。”

    小羽摇头叹息道:“你果然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一心求道的书呆子。

    去年的时候,太后也曾征调役夫修建陵寝。

    贫道觉得她在作死,但法理上挑不出毛病。”

    给皇帝修建陵墓,哪怕发动几十万壮丁,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她继续道:“修陵寝是早就开始的事儿,每年都征调民夫。但翻过年来,太后又开始大肆建造宫殿。

    这是前两年没发生过的事儿,今年刚出现。”

    苟交仔细回想,还真如小羽所说。

    前几年,赵太后连人皇政没修完的“阿房宫”都暂时停建了。

    他想了想,问道:“是因为北方大捷?过去几年,劳役与兵役主要用在长城防线,去年大捷,今年夏秋两季,应该不会再大规模征调民夫去北方长城。

    太后觉得可以将用在长城防线的民力,用来修建阿房宫?”

    “应该是吧。”小羽皱着脸道:“蒙毅蒙恬他们拼了命,只为了打一场大胜仗,好结束胡人年年叩关、神州年年大征徭役的局面,好为大秦缓口气儿,恢复一些元气。

    他们如愿了,终于打了一场胜仗,东胡和左谷蠡王部不行了。

    可太后又开始折腾。”

    她不替大秦惋惜,只觉得蒙毅他们可惜。

    对赵太后的疯狂作死行为,芦凌子、长春散人他们大概完全无所谓。

    甚至乐见其成:早点把大秦折腾完蛋,早点完成天地大劫,新朝早点建立,新的人皇(大概要降格成“天子”)早点准备应付北方大统一的匈奴。

    只有忠于嬴政、忠于赢氏王朝的蒙毅李信他们,要气得吐血。

    苟交沉默片刻,严肃道:“赵太后当还政于皇子扶苏,让扶苏登基为帝。

    小生没见过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可他们辅佐人皇百年,贤名与智慧,世人皆知。

    他们不可能看不出大秦多疲累。

    他们也一定向太后谏言过。

    太后非明君,贪权恋位九年,该让真命天子上位了。”

    话音刚落,边上便传来一声厉喝,“大胆狂徒,你个乞丐一样的下贱人物,也配在衙门口非议朝廷,诽谤太后?当真视本县尉如无物啊!”

    苟交愕然偏头,便看到一昂藏大汉虎目圆睁、须发皆张。

    庞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有些窒息。

    苟交后退两步,又环顾左右,除了早已远远避开几步的小羽,他竟没看到第二个路人。

    倒是有几个差役在边上看着。

    “县尉大人,小生不是乞丐,小生巨鹿学子苟交。”

    他又将自己木牌摸了出来。

    县尉接过木牌看了一下,面色和语气缓和了很多,“为何木牌上有划痕?”

    另一个差役小跑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还拿敬畏的眼神去瞥小羽。

    “即便你是在郡府录名的文士,也不该在衙门口胡乱说话。”县尉道。

    苟交忍不住道:“大人,小生不仅要在衙门口说。等回到巨鹿,小生一定联名郡县文士,一起向郡守上书,请朝廷郑重考虑册立新帝之事。

    此乃国之大事,关乎天下万民之福祉。

    小生既然读圣贤书,明白了道理,就不能把道理藏在心里,畏畏缩缩连说都不敢说。”

    听闻此言,县尉不仅不发怒,态度和眼神反而变得恭敬起来。

    “慕仙先生,您深明大义、威武不屈,赵衍佩服。”

    他不再自称“县尉”,直接报出名字,还尊称苟交为“慕仙先生”。

    “慕仙”是苟交为自己取的字。

    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有“字”,称呼字代表尊敬,直接称呼名字则有轻蔑之意。

    比如,霸王项羽。他字“羽”,名“籍”。

    后来楚汉争霸结束,刘邦下令,所有官员都不许再使用“项羽”或“项王”这两个称呼,来代指项羽。

    若要称呼项羽时,无论口头上还是书面文字,都只能使用“项籍”。

    称呼项羽为项籍,就是蔑视与轻贱。

    有楚国旧臣坚持尊称“项王”,倒是没丢掉小命,但官职没了,被刘邦赶回家吃老米。

    而顺从刘邦的官员,则获得了晋升。

    赵县尉自报姓名,还不加官职,称呼苟交却使用了字,就是在表示谦卑与尊敬。

    “不过,此处为衙门口,的确不是探讨国朝大事的地方。”

    赵衍靠近苟交两步,左手压右袖,做了个“子路问津“的礼,道:“二位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