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 第 7 章(2 / 3)  失忆后被反派独占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帝暗叹一声,看向下首汗流不止、眼神哀求的平康王,无奈地错开目光,转问裴慎:“此案依律该如何判定?”

    裴慎面色平静:“大晋律例,凡谋杀人,造意者斩,从而加功者绞。”

    言下之意,主犯长乐郡主应判斩首,而从犯翠云当处以绞刑。

    话音刚落,平康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辩解道:“陛下!是那皎雪骢不驯在先,小女一时糊涂,命下人小施惩戒,谁料造成如今这般恶果,小女也是无心之失,绝非蓄意谋杀啊陛下!”

    沈尚书痛声反驳:“可郡主明知前方是悬崖,摔下去必死无疑,却依旧在此放马行凶,岂能以一句无心之失掩盖全部罪行!”

    先帝仁慈,本朝因过失杀人的罪行一律从轻处置,与真正的谋杀、故意杀人不可同日而语。

    平康王也没想到,昨日好言好语的裴慎竟换了一副面孔!说好的与平康王府站在一边,转头便将自家闺女判为杀人主谋,真是其心可诛!至于沈彦清,他自己没了闺女,定然是巴不得人家偿命!

    平康王只好死死抓着皇帝这根稻草,没命地哭冤,沈彦清怎么哭,他就哭得更凶、更惨。

    皇帝这边也是头疼,偏袒谁都不好,沉思良久,最后道:“长乐仅有小施惩戒之心,奈何那刁奴下手过重,导致皎雪骢失控杀人,那刁奴便以谋杀论处,判斩首示众。至于长乐,虽无杀人之心,却致人于死,施杖刑五十,徒刑三年,大理寺收监,可有异议?”

    裴慎面色沉冷,拱手应下。

    沈彦清今日当朝讨要说法,也没想过真能让那对主仆杀人偿命,他心知这样的结果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后让步,便不再多言,叩首谢恩。

    只有平康王不满这个判决,翠云死不足惜,可自己的闺女原本可以撇清一切,却落了个这般境地,平康王心中怎能不恨!杖刑五十,又是裴慎这个表里不一的阴险小人监刑,女儿哪还有命在!

    “陛下!”平康王哭声震天,“沈稚是生是死还未知,此时便以死论刑,恐怕操之过急,难以服众!”

    距离沈稚坠崖已过去整整五日,众人心知肚明,这姑娘只怕早已命丧黄泉,沈家与裴家之所以还在坚持找人,不过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罢了。

    裴慎一直保持沉默。

    他当然知道,沈稚如若未死,长乐郡主还要罪减一等。

    可他不想让伤她的人太好过了。

    皇帝看到沈彦清面上的痛苦憔悴之色,闭了闭眼睛,叹口气,朝平康王拂手道:“朕意已决,皇兄不必多言。”

    下朝之后,皇帝单独唤裴慎留在御书房。

    “沈稚是你母亲早年定下的儿媳,出了这档子事,你作为长子,也该好好劝慰劝慰你母亲。”

    裴慎敛眸:“是。”

    皇帝迟疑片刻,叹了口气道:“长乐是被平康王和朕宠坏了,闹成今日这个局面,是该狠狠给她吃个教训。只是,她到底是朕与昭阳的侄女,是你的表妹,朕把人交给你处置,你可能明白朕的苦心?”

    裴慎没有说话,皇帝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她这回实乃无心之失,可朕不能寒了沈尚书的心,如此已经算是重罚了。你是极有分寸的,替朕留她一条性命。”

    大理寺杖刑很有讲究,若从轻处置,百杖也可只伤皮肉不伤筋骨,若从重处罚,即便只是二十杖,也能轻易要了人的性命。

    裴慎唇角淡淡牵起:“臣明白。”

    五十杖,他可以保证长乐不死。

    可之后的徒刑三年,他能让她生不如死,如若再出点什么意外,那也不是他能保证的了。

    裴识下朝后,在宫门外遇见了沈尚书。

    他脚下徘徊,时不时往宫门内望一眼,应该在等人。

    裴识在心中轻叹一声。

    绾绾之死,所有人都无力回天,可他们兄弟三个,真正为她查出隐情、严惩真凶的,只有大哥一人。

    裴识走上前,同沈尚书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却始终说不出“节哀”二字。

    眼看时候差不多了,裴识先行离开,沈尚书也终于等到了从御书房出来的裴慎。

    他弯下清瘦的背脊,朝裴慎重重行了一礼。

    裴慎见状,赶忙上前将人扶起:“尚书大人不必如此。”

    沈彦清心知,倘若不是裴慎心细如发,谁也发现不了那早已粉身碎骨的皎雪骢后臀还有一处极难发现的细小刺伤,更不必说找到凶手遗留在栖雁山的证物,没有裴慎刨根究底、揪出真凶,以平康王父女的权势和手段,此案多半不明不白地揭过,女儿遇难的真相再也没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他心中感激裴慎,态度十分诚恳,看裴慎的目光也比往日多了几分赞赏。

    裴慎只是谦卑回道:“下官身为大理寺卿,查明真相也是职责所在。”

    其实让真相大白,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沈彦清夫妇一贯对他无感,从未将他纳入女婿的考虑范畴,经此一事,沈家才算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