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3章,逆袭登顶,转变,车内的调调(6 / 7)  1987我的年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满篇溢美之词,写这篇通稿的编辑毫不掩饰在字里行间表示对李恒的崇拜!

    不,已经不只是崇拜了,而是崇敬和顶礼膜拜!

    这是编辑的原词。

    周诗禾抬头扫眼主卧方向,那个人还在呼呼大睡,却不知道外面已经为他翻了天。

    她接下来又快速翻了十多份极其有分量的报纸,不出所料,他的名字今天屠榜了。

    李谷一和朱逢博等国内知名歌唱家、表演家公开在报纸上表达了对李恒的欣赏和敬意。

    除了国内的大咖响动外,香江的谭咏麟也有消息。

    面对媒体关于这事的采访,谭咏麟毫不避讳地说:「要是李先生来香江,我会自掏腰包请他吃大餐,我会亲自给他端茶送水,太了不起了!」

    麦穗过来了,把衣服晾晒到阳台上后,也坐到了沙发上。

    麦穗问:「什么新闻,让你看得这么入迷?」

    周诗禾安静没做事,只是把手中的报纸递给对方。很显然,她整个人还处在新闻世界里,还没还魂。

    用几分钟把手头的报纸浏览一遍,麦穗开启了刚才周诗禾的老路,接着一鼓作气把十多份报纸全看完。

    半个小时后,麦穗抬起头,与闺蜜对视。

    两女隔空望着彼此,久久无言。

    半天过去,周诗禾打破沉寂问:「你今早买报纸的时候,没注意看新闻?」

    麦穗摇头:「我一直在忙着回顾主持稿,没来得及看。」

    周诗禾温婉说:「他上了《纽约周刊》,《纽约周刊》也给他安了一个「传奇音乐家」名号。」

    麦穗兴奋地找出新闻报道,指着说:「好几份报纸都有提及,我看到了。」

    周诗禾不徐不疾开口:「他现在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估计出国后,受到的追捧要比国内还厉害。」

    麦穗听得一知半解。

    周诗禾耐心说了一句:「我有一表哥表嫂在法国,他们告诉我的。」

    麦穗更是高兴了,「我好希望他能上《纽约周刊》封面。」

    周诗禾沉思一阵:「他现在代表的已经不是他个人了,也许有机会。」

    接下来,由于太受震动,两女凑在一起,又把十多份报纸翻来覆去倒腾了一次。

    眼瞅着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下午2点,周诗禾提醒:「穗穗,你该去操场了。」

    麦穗抬起右手腕,看看手表担心说:「唉,他到现在都还没进食,饭菜又凉了。」

    周诗禾善解人意说:「你去忙吧,我去趟菜市场,晚点叫上曼宁回来吃饭。」

    说是吃饭,其实是变相搞劳某人。

    因为她还惦记书房中的稿子呢。

    同时,自己这次跟着他沾了大光,纯音乐专辑在海外的巨大反响,也间接带动了她和余老师的名气。

    所以,周诗禾想感谢他,想为他做点什么。

    而他不缺钱,不缺名,什么都不缺,唯独对自己的厨艺一直保持着兴趣,她就顺着他的喜好、做顿大餐报答他。

    麦穗问:「要不要我陪你一块去菜市场提菜?」

    周诗禾笑着摇头,「不用,我骑自行车去。」

    两女起身下楼。

    出庐山村的路上,麦穗说:「他喜欢吃鸭,喜欢吃冬笋,喜欢吃黄鳝,喜欢吃鱼。」

    周诗禾失笑,打趣道:「我记住了,等会全买回来,晚餐我们看着你男人一个人吃。

    麦穗面色大冏,伸手挽过闺蜜手臂,看着青石板说:「诗禾,我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感到开心。」

    「嗯。」周诗禾轻嗯一声。

    麦穗问:「你说,他起床要是看到那些报纸,看到人家那么吹捧他,他会是什么反应?」

    周诗禾想了想说:「肯定会在我们面前瑟。

    ,

    话落,两女面面相视,而后不约而同地轻笑出声。

    走出庐山村,在一岔路口快要分开之际,麦穗问:「你今天到哪里做饭?」

    周诗禾几乎没多想:「到你们家吧,我家的油烟灶有一段时间没动了。」

    「好,我正想说要你到26号小楼做饭,免得他待会起床吃凉饭。」对于闺蜜口中的「你们家」,麦穗羞涩过后,如是说。

    分开后,麦穗往操场赶。

    周诗禾则出了校门了,过马路到了菜市场。

    有些奏巧,刚抵达菜市场,就见到了魏泉和魏晓竹。

    魏晓竹朝她挥下手:「诗禾,你一个人来的?」

    周诗禾把自行车停靠到一个熟人摊位:「他们都忙,就我有空。」

    走过去,她跟魏泉打声招呼:「魏老师,你也来买菜。」

    魏泉颌首,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周诗禾,忍不住夸赞道:「诗禾的气质是越来越好了,

    我这么大年纪了都看得眼馋。」

    周诗禾浅浅一笑,「谢谢老师夸奖。」

    魏泉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