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天才,照样也是会沉寂在时间之中。
法力高不算高。
道行高才累断腰!
凭借着此时的天地环境,就算是没有大机缘,多采些天地灵果,练就法力,也是轻而易举。
兴许只是一颗灵果,便能省却,一两年的苦修。
但道行可不容易。
不悟造化,就是不悟造化!
不管你是活了千年,万年,还是十万年,没有悟透,不知不觉就要遭了天人五衰。
悟透了就是悟透了!
有些真的根性种子,仅仅只是整理了三五年土地,修行不过百载,便领悟造化。
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年清微道兄的大弟子,随其三年修行不入真流,一朝得法,短短十年便悟了造化。”
“哪怕是三教百脉,诸天大神通之中,其也是拥有着赫赫威名的,就算你那些师兄,也得恭敬的称他一声道兄!”
天才总是层出不穷的,不过,修行到最后,本身的根脚肉身,先天因素,影响已经极小。
清微教祖的那位大徒弟,原本只是人类孱弱之身,未有上古神魔遗留血脉。
可以说是纯粹的人族。
体内没有半分的神异。
但就这样,人家却在短短十年之内,完成了从无到有,成就了真流造化。
这种天资谁不称一句佩服?
就仅仅手下有着那么一个徒弟,就足以让清微教祖,威名大显,万古流传。
谁不想拜入清微教主座下?
要知道。
无数年的积累之下,真正在清微教祖座下,在那景明宫中,也就仅仅只有,那位大徒弟在。
若是有幸拜入其中。
那就是开山二徒弟!
教祖的亲传二徒弟,而且还是唯二的二徒弟,这重量实在太重了。
可惜清微教祖眼光高绝。
其不看重跟脚来历,亦不看重法力神通,只看重心性,以至于,至今无人还能入他眼。
“法力的长进,还能有着明确的感知,但道行的精进,却是难之又难,甚至。多年感知不到一点。”
“希望你从今以后,能得悟造化,不要庸庸碌碌,最终失去了,自己勇猛精进之心。”
不说别的,仅仅只是了悟造化,便能称得上是诸天真流,算得上是一位高天上圣。
这等人物,幽罗宫中都不多。
但凡能多一个,就多一个,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人行中都有我师。
他之所以开创幽罗宫,有教无类,自然也是能够,从诸多弟子之中,触类旁通,领悟到一些东西的。
“弟子定当谨记!”
宋风微微颔首,心中也算是明了了,为何幽罗宫,诸多师兄不修道行的原因了。
正如教主所说。
是因为感知不到自己的进步!
修行神通,修行法力,但凡是有进步了,那就是有进步了,是有着明确的标准的。
法力多了一年就是多了一年。
神通悟了一个关隘,施展出来威力,那更是天差地别。
有付出就有回报。
但悟道,却是最可怕的。
同为幽罗宫教祖座下,谁能不知道不断的增长自己的道行,乃是真正的通天之道?
可知道是一回事。
领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三五载,感受不到道行前景也就罢了,百年千年万年,都感受不到自己道行前进。
又有几个人能枯坐山中?
与其追求,那渺渺的道行,参悟所谓的造化,还不如趁着气血旺盛之际,修持神通法力。
倚仗神通法宝,说不定还能在这诸天大荒,打出个赫赫威名。
总归也要留下些什么。
“希望你真的能够一直保持初心吧……”
没有在乎宋风的话,毕竟,类似于这等弟子,在他座前发誓的话语,他听过不知道多少次。
但纵观幽罗宫诸多弟子。
又有几人真悟了造化呢?
“得悟造化便为长生之基,参透因果,才为混元之始,因果之道,追根溯源,广结罗网。”
“每一个参透了因果的大神通,那都是拥有着,非凡道行,拥有着自己道路的,同道之人。”
“凡参透因果者,必为我等座上之宾,哪怕幽罗宫大讲,本座亦会将其请为上座。”
虽然,他们这些正证道混元的教祖,早就已经在混元之道上,走了很远很远。
但每一个参悟了因果的。
那是真正的有大成就者。
虽然这等参悟因果的大神通,在各方各面,无论是道行。还是神通,都比不上他这等教祖。
但是请他们上座也是尊重。
“此前,本座之所以扰乱了你的因果线,便是为了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