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药不可能批量生产,一人一方,还需要随时调整,而且也没多神奇的,不可能做到永葆青春,最多就是延缓一下皮肤衰老的速度而已。”
够了,足够了!
程见闻忍不住的在心底咆哮道,眼中流露出的炙热光芒让李言诚都感觉似乎能在自己身上烧出两个洞来。
对于程见闻来说,虽然没办法量产确实蛮遗憾的,这意味着没办法大笔大笔的赚钱,但总归也好过没有,最少自己能用上。
这一刻他忽然感到有些遗憾,要是这个哥哥不是公职人员多好,都不用去国外,在华夏就可以,他在欧美帮忙招揽客户,一个人不多收,一人一年的费用十来万美刀就可以,呃……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并不清楚这东西的成本是多少,要是需要一些特别珍稀的药材,费用特别昂贵,一年十来万好像便宜了。
“哥,也是服药是不是?”
“对”
“成本贵吗?”
“不贵,一副药一两毛钱而已。”
!!!
程见闻差点没爆句粗口出来。
他稳了下心神后又问道:“那刚才您说的那个祛斑的药成本大概有多少?”
“一样,做成涂抹的那种药膏的话,一次的用量也就是几分钱而已。”
艹!
“哥,你有没有考虑过不做公职人员了?”
“开什么玩笑,不做这个做什么?做生意吗?我志不在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个了。”李言诚撇了眼身侧的弟弟,摆摆手说道。
“呃……抱歉啊哥,是我唐突了。”
“没关系,我能理解你的想法,祛斑的那个方子,只要程家真的想要,我可以努力促成这笔交易,其他的,例如你想让我做生意的想法,以后就不要再有了。”
“不好意思啊哥。”程见闻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是习惯性的就往生意上考虑。”
“没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并不在挣多少钱上。”
“呦,大诚,这是……这是你那个弟弟是吧?”
李言诚的话音还未落,身后就传来了一道声音,他扭头一看,是附近另外一条胡同的,说话之人的儿子和他以前还是同学。
“常叔,您早啊,您也来吃早饭啊,这是我弟弟,叫程见闻。”
“嘿,你们弟兄俩还真像。”
被叫做常叔的老人看看程见闻,又看看李言诚,笑着说道。
这时,旁边又围过来了几个街坊邻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二人的相貌。
李言诚和程见闻长的确实非常像,这次过来,程家二公子入乡随俗,穿着打扮和国内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
两个人站在一起,要是换成一个不是很熟悉的人来看,非常容易搞混了。
要说这兄弟二人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身上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
程见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仔细看他的眼睛,又能时不时的看到他眼中闪过的一抹精明之色。
李言诚身上则既有因为医生职业而带来的文雅,又有常年跟犯罪分子打交道养成了铁血、凶悍之气,再加上常年身居领导岗位,他所散发出的气势极其独特。
跟几位街坊邻居聊了一会儿,等饭店里现蒸的包子出锅给他装好后,管卫东接过装有包子的篦子,四个人这才离开。
他们走了,饭店里关于李言诚的话题却并没有结束。
在这一片,打李言诚当年第一次结婚没多久,媳妇儿一家人丢下他跑路,害的他被隔离审查了好几天开始,围绕着他发生的事儿这些年几乎就没消停过。
先是他忽然被调去社会局工作,没过多久还当上领导了,紧跟着又找了一个比他小八岁的头婚漂亮媳妇儿,再然后就是几年间不停的升职,直到现在成了市公安局的副局长。
这眼花缭乱的变化看的附近老街坊们是目瞪口呆。
就这还不算完,没成想人家时隔三十多年还找到了亲生家庭。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成了这附近很多街坊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
李言诚当然知道大家拿他当谈资,他也不在意,这些街坊们并没有什么坏心思,更没有造谣诽谤什么的。
“老姚,我听说大诚的亲生家庭特别有钱是不是?”
“是,他母亲娘家姓傅,是咱们京市人,他父亲那边姓程,家是津市的,解放前家里开的有银行。”
“好家伙。”问话的老常的眼珠子差点没从眼眶里凸出来。
“开银行的,那得多有钱啊!”
“这谁知道呢,程家和傅家走的早,好像四七年还是四八年就举家到国外去了。好像这次回来不只是为了找大诚,还要在国内投资建厂呢。”
“建厂?国家允许私人建厂了吗?”
“哎,这个我还真听老段他们几个在一起聊的时候提到过,说是国家现在不允许私人建厂,但是外国人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