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8章、小场面(2 / 3)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下斑驳的光影。

    夏林已靠在椅子里打起了盹,轻微的鼾声起伏。李治则继续处理政务,批阅各地送来的恢复生产、安抚流民的章程,只是偶尔抬眼望向门外时,目光中多了几分期待。

    张柬之磨着墨,压低声音对李治道:“殿下,此计若成,河东局势可定大半。只是……太原王氏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证据确凿,当真要动他们,恐朝堂震动。”

    李治笔下未停,声音平和却坚定:“柬之兄,军改乃国策,不容阻挠。若他们自恃根基,便可罔顾法度,煽动叛乱,荼毒百姓,那这根基,不要也罢。孤此番前来,不仅要平叛,更要立威,立的是朝廷法度之威,是革新图强之威。谁挡在路上,便搬开谁,只可惜上次父亲没能杀得赶紧。”

    他语气之中倒是有几分嗔怪,到底是父亲没能杀干净,才叫这些人几次三番,翻来覆去的折腾。

    小武在一旁静静听着,目光掠过李治已显坚毅的侧脸,又落到一旁酣睡的夏林身上,心中暗道,师父这搭桥之法,殿下已是渐渐走得稳了。

    两日之后。

    离石郡外三十里,有一处依山傍水的庄园,名唤“怡心庄”。白墙青瓦,外观瞧着与普通富户别业无异,只是守卫看似松散,暗地里却有不少精悍身影隐在树影墙角之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庄园最深处的静室内,刘仁形容枯槁,眼窝深陷,昔日都督府司马的官威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副惊魂未定的狼狈相。他捧着茶杯的手仍在微微颤抖,茶水漾出,沾湿了前襟。

    他对面坐着个身着锦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乃是太原王氏在河东的一位外府管事,名叫王通。此刻王通脸上虽带着笑,眼神里却藏不住一丝阴鸷。

    “刘司马,稍安勿躁。”王通尽量让语气平和:“此地隐秘,乃我王家产业,安全无虞。您且安心住下,风头过了,自有安排。”

    “安排?还有什么安排!”刘仁猛地放下茶杯,声音嘶哑:“潞州没了!我的心腹死的死,抓的抓!王通,你得救我!你们王家必须救我!我可是替你们……”

    “刘司马!”王通厉声打断,警惕地看了看窗外,压低声音:“慎言!什么替不替的,生意上的往来,互惠互利而已。如今出了事,我们王家念在旧情,冒险收留于你,已是仁至义尽!”

    刘仁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瘫软在椅子里,喃喃道:“夏林……夏林他在潞州城下……他说鸡犬不留……”

    王通眼底闪过一丝鄙夷,面上却叹道:“夏帅威名,天下皆知。不过刘司马也不必过于惊恐,他如今注意力在稳定潞州,一时半会儿查不到这里。只要您不露面,等……”

    他的话还没说完,静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王通皱眉:“何事?”

    门外传来心腹压低的声音:“管事,庄外……庄外好像有些生面孔,已经转悠两天了。今日似乎还多了些。”

    王通脸色微变,霍然起身,走到窗边,借着缝隙向外窥视。庄外山林寂静,看不出什么异常,但他心中那股不安却骤然加剧。

    刘仁也听到了门外的话,顿时面如死灰,一把抓住王通的胳膊:“他们找来了!是不是?他们找来了!王通,你快想办法!快啊!”

    王通被他晃得心烦意乱,一把甩开,强自镇定道:“慌什么!或许是过路的客商,或许是郡中衙役例行巡查!我这就派人去打听清楚!”

    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这怡心庄位置隐秘,等闲人绝不会在此盘桓两日。难道消息真的走漏了?夏林的人,这么快就摸过来了?

    他立刻唤来两名得力手下,低声吩咐他们从庄后小路出去,分别前往郡城和太原报信,并打探庄外那些生面孔的底细。

    然而,半个时辰后那两名手下竟先后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管事,后山小路……被人堵了!明晃晃的官兵,穿着禁军的衣服,说是奉太子令,封山清查叛党余孽,许进不许出!”

    “去郡城的方向,官道设了卡子,盘查极严,我们的人还没靠近就被拦回来问话!”

    王通听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手脚瞬间冰凉。

    许进不许出!太子令!

    这哪里是封山清查,分明就是冲着怡心庄来的!他们已经被围了,成了瓮中之鳖!

    刘仁听得真切,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他瘫倒在地,涕泪横流:“完了……全完了……夏林……是夏林……他从不虚言……”

    王通脸色铁青,在室内急促地踱步。庄外已被围住,信送不出去,太原主家得不到消息,如何应变?庄内粮草虽可支撑数月,但被朝廷大军围困,光是这压力就足以让人崩溃。而且太子和夏林既然已经锁定了这里,强攻恐怕就在旦夕之间!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王通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刘司马,为今之计,只有委屈你了。”

    刘仁惊恐地抬头:“你……你想干什么?”

    王通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