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8、李唐无人了?(2 / 3)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百里,发现北汉游骑踪迹,约三百骑,行动诡秘似在测绘地形,与我前哨小股遭遇后即远遁,未发生交战!”

    “报!鄯善城王将军派来信使携紧急军报已在营外等候,人马俱疲!”

    听到最后一条,夏林精神一振,放下手中标注着密密麻麻符号的地图:“带进来!”

    很快,一个满身尘土、嘴唇干裂爆皮、眼窝深陷的军官被两名亲兵搀扶着走了进来。他见到案后的夏林,他挣扎着推开亲兵单膝跪地,声音沙哑无比:“末将鄯善城昭武校尉周巡,参见大帅!卓将军命末将星夜兼程,呈上军报!”

    他从贴身的牛皮囊中取出一封被汗水反复浸透,边缘已经有些模糊的信件,双手高高捧起。

    亲兵接过转呈给夏林,他快速拆开火漆,展开信纸。卓恒的字迹早已不是当年当孩子时的稚嫩了,如今的他的字如其人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带着一股疆场宿将的杀伐之气。而信中的内容比孙九真通过商路搜集的情报更为具体也更为严峻,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焦灼。

    北汉大将刘旻麾下的五万精锐并非单纯陈兵边境施压,近期已多次小股越过传统界线,袭击、掳掠靠近车师方向的西域部落,其手段极为残酷,符合那帮草原蛮子的一贯作风,上来便是烧杀抢掠,明显是在清理战场外围、剪除羽翼,为大军后续推进扫清障碍。李唐的使者更是活跃异常,频繁出入于南路于阗、疏勒等国,许以重利,散布大魏“欲壑难填”、“吞并诸国”的谣言,试图构建一条针对大魏的隔离带。

    而西域都护府内部,原本就若即若离的本土派系首领,那个名叫阿史那贺鲁的突厥贵族近日与李唐使者往来密切,其部族兵马已有异动迹象,不但兵马频繁调动,还对卓恒的命令阳奉阴违。

    卓恒在信中判断,其有极大可能已倒向李唐。

    信中最后卓恒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末将手中兵力据坚城守鄯善有余,然欲平定西域,扫除奸佞,北拒刘旻,则捉襟见肘,左支右绌。今刘旻虎视于北,贺鲁离心于内,李唐掣肘于东,还有西域诸国据马在西,四方勾连,局势危如累卵,军心亦有浮动。望夏帅速至,以定乾坤!”

    夏林看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将信纸轻轻放在案上,手指无意识地在精致的地图上来回摩挲着鄯善城的位置,那里可是他在西域唯一的支点了,如今被卓恒一说却已是风雨飘摇。

    “周校尉,辛苦。下去好好休息,让人给他弄点热汤和吃食。”

    周巡抬起头,满是血丝的眼睛里满是急切:“大帅!王将军让末将问,大军还需几日可达鄯善?城中军民,翘首以盼王师!贺鲁那厮近日动作愈发频繁,末将担心……”

    夏林目光扫过周巡那几乎到了极限的状态,果断的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淡:“你休息好了之后告诉他,稳守鄯善,看住贺鲁。清理门户的刀,本帅带来了。我军抵达之日,便是刘旻退兵、贺鲁授首之时。还有你们担心什么?你西路军的装备不差啊,就算孤军深入也不至于有你说的那么危险,前进不得还守不住?你给我带句话给卓恒,就说‘你小王八蛋要是把西路军给老子整废了,你就给老子回去当你的徐国公世子去’,记住啊,原话一字不漏的给我传达回去。”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激动人心的许诺,只有这平静的陈述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量。周巡愣了一下,一股莫名的信心油然而生,他重重抱拳,声音更加沙哑:“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回去禀报王将军!”

    看着周巡被亲兵扶出大帐的背影,夏林缓缓站起身,走到帐门口,望着外面正在埋锅造饭的降维打击大军。。

    沉默片刻后,他对一旁的传令兵道:“传令下去,明日提前半个时辰拔营,行军速度再加快一成。告诉各营主官,约束好部下,保存体力。再告诉将士们,再坚持一下,到了鄯善本帅请他们吃烤全羊,酒虽没有,但肉管够!”

    命令迅速传遍全军。没有欢呼,但那些疲惫的士卒们眼中却明显燃起了更旺盛的火焰。年轻的士兵渴望功勋这句话可不会骗人,要不是军令在这摆着,他们说不得连夜都要跑出去到敌人大营中去叫阵,好当一把汉使族谱单开一页呢。

    第二日大军要通过阳关了。与玉门关不同,阳关主要承担商贸与外交职能,是通使、和亲及商旅往来的枢纽。而夏林他们走这条路也是想以奇兵之势突然降临,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谁知道当他进入阳关范围之内时,守城之将却死死关闭城门不予放行……

    “大帅,前方阳关不开城门,非说这大军出境要陛下手谕、将军虎符。”

    夏林听完只觉得自己有点被侮辱了,不过他也知道这基本上就是三娘他们的招数了,李唐知道自己不可能拦得住夏林,但能拖一日便是一日,只要能把他的大军拖到九月,只要那飞雪连天一来,莫要说新军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猫冬。

    而只要夏林的夏季攻势打不起来,那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给长安方面做出应对之策,说不得西域也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不过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