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空降(3 / 3)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看着不爽的那一个,因为这个人,直接被安排至了江宁府,而他需要先在襄阳待一段时间,才会去江宁。

    江宁府才是整个荆州的首府所在,从人家设府就能看出来,它原本的名字就叫荆州,山南东道节帅府,也设置在这里,结果呢,节度使去不了,副使先坐镇。

    李璘肯定不爽啊,等于这是一个分权的。

    昨晚聊天的时候,李琩没跟他说还有这么一个人啊,这尼玛今天就来了?给我空降的?

    李琎瞥了一眼李璘,咳嗽一声,说道:

    “崔尚本出自户部,精熟户籍、屯田诸事,今年的大考被评为上上,所以陛下酌情提拔,右相裴公也对崔副使赞赏有加,永王到了那边,记得要与他多多亲近,凡事商量着来。”

    崔尚微笑着朝李璘揖手道:

    “请永王多多指教。”

    “别!”李璘摆手微笑:

    “应该是请崔郎指教才是,本王今后需多多仰仗你了。”

    他也看得出,李琩不是在恶心他,这是担心他,担心他下去干不好,所以派了一个专业人才。

    那么当下就很清晰了,去了荆州,有两个人,他还真得捧着人家,一个韦抱贞,一个崔尚,因为这俩是行家。

    事实上,李璘眼下的下属当中,高适、杜甫,与崔尚本来就有交情。

    因为崔尚不单单是屯田行家,也是一名诗词大家、文学大家,清河崔主要产的就是这类人。

    历史上杜甫有首诗《壮游》,其中有这么一句: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这句诗是自我吹捧,意思是我十五六的时候,长安有两个名士就称赞我是班固、扬雄一类的人物,这两个名士就是杜甫的老师魏启心和崔尚。

    也就是说,杜甫十五六岁就认识崔尚了。

    今天这场碰头,一来是让大家搞清楚去了荆州该怎么干,再者,就是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这个认识,可不是记住你的名,认得你这张脸就行了,真正的认识,是要知道你是谁的人。

    官场上与同事打交道,首先不是熟悉对方的人品,而是人家的来头,按照来头相处,才是官场之道。

    当下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河北人正在逐渐被重用。

    卢奂与李林甫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