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三章 深藏若虚(2 / 3)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环境恶劣的地方繁衍生息。

    所以李琩才要加大砖的产量,因为只有这玩意,才能扛得住。

    砖头房子烧火炕,就可以熬过东北的冬天

    长安这边,与南诏的贸易已经彻底谈妥了,阁罗凤应承下了第一年三十五万斤铜的订单,并且答应大唐境内的商道,也由他们负责修。

    条件适当苛刻一点,南诏才不会乱想,不然显得大唐上杆子跟他们做生意,很容易会让人家觉得图谋不轨。

    李琩这里,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能收到来自元载的奏疏,而且内容极长,方方面面都汇报的非常详尽。

    铸币的事情,因为是朝廷的政策,表面上,已经在江南铺开了,但是背地里的心酸和挫折,肯定是非常巨大的,不过元载在奏疏里没有诉苦。

    是的,不能诉苦,你跟皇帝诉苦,会让皇帝觉得,你扛不了事,容易动了更换你的念头。

    “运河开通之后,恶钱流入长安的数量锐减,朝廷当下也承担了极大的压力,”裴耀卿在紫宸殿向李琩汇报道:

    “钱用不足,除了布帛可以代币之外,长安当下已经出现以物易物的情况,改制嘛,阵痛肯定还是有的,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是当下,我们必须找到解决之法,尽快遏制。”

    因为新的货币政策出台,导致了江南私铸恶钱的世家,也正在大量回收恶钱,因为恶钱里面也有铜,虽然少,但熔了恶钱铸新币,总是比去挖矿冶炼来的省事。

    这样一来,就导致每年都会大量涌入两京的恶钱数量,断崖式暴跌,贸易瞬间受到影响,市场上缺钱,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便大行其道。

    李琩没有责怪李林甫,因为他知道李林甫尽力了,所以将目光投向了老二武崇晖:

    “你在江南那边,生意应该也不少吧?明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你提前没有预估吗?”

    武崇晖赶忙道:

    “有预见,但没曾想来的这么猛烈,我提前跟江南打过招呼的,嘱咐他们恶钱还是要保供,结果他们抽的太狠了,以至于当下连恶钱都紧缺了。”

    这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李琩要规范货币市场,促成良钱与恶钱在市场上维持七和三的良性比例,但是因为开放了民办民制,因此大量的恶钱退出了市场,进入了民办制造业。

    刚才李林甫已经说了,长安交易市场,良恶使用比例良钱已经占了一半了,没错,当下的比例非常合适,但是呢,它一直在往下走,有控制不住的趋势,所以交易商家,为了规避货币价值的动荡,采用避开货币的手段,直接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弊端,就是不好收税。

    这样一来,朝廷要亏大钱。

    “国库还有多少恶钱储备?”李琩看向李林甫道。

    李林甫回答道:“七百多万,但是不敢轻易投放,只能是慢慢往外流出,但却解决不了当下的危机,现在已经不是补充恶钱就能解决了,现在是良钱在贬值。”

    “要么继续贬下去,要么就是推高物价,”裴宽道。

    裴耀卿叹息道:

    “本该是细水长流,逐渐减少恶钱,结果做成了堵口断流,江南那边要严厉的警告他们,当下我们还能止住,若是他们继续大肆回收恶钱,可就止不住了。”

    李琩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点头道:

    “拜萧隐之为江南东道处置使,元载为副使,凡牵扯恶钱回流之州县官员,一经查办,即刻免职,永不录用。”

    李林甫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不开刀不行了,他们那边乱搞,却搞坏了两京贸易,再不制止,事情会越发不可收拾。

    萧隐之以前就因为巡查江南吃过大亏,他本人肯定是不想去的,那边不少他的旧仇人,但是李琩这一次,就是让他去报仇。

    右领军来瑱将会带着三百卫士跟萧隐之一起南下,再配合当地的三座折冲府,对江南的顽固势力,来一次大清洗。

    跟朝廷对着干,就必须收拾他们

    郭淑挨打了。

    能打她的除了李琩没有别人,做为丈夫,李琩也不愿动手打妻子,虽然只是一个耳光,但他当时确实是过于愤怒了,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

    什么原因呢?

    杨绛的孕期比较特别,身体一直都很不舒服,不像别的孕妇,熬过头三个月便差不多,杨绛不是,她总是三天两头便有新的毛病,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舒服,整个人瘦了好几圈,肉眼可见的憔悴萎靡。

    李琩看在眼中,也是心疼,妻子如此煎熬,他却无能为力,太医署也没办法,只是建议休养再休养。

    但是在此期间,郭淑有天夜里跟李琩说了一句非常不恰当的话,也许是无心之失,她当时说杨绛被折磨成这个样子,都是肚子里的孩子在捣乱,有克母之象,将来生下来,怕是也不会让杨绛省心。

    李琩当时就暴怒了,直接给了郭淑一个耳光。

    不管怎么说,杨绛肚子里那是李琩的种,虽然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