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那是老子的地(2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甚至是长安做官?中书门下能同意吗?”

    当然不乐意了,武则天时期来自河北与江南的官员,清一色科举出身,是走的朝廷正统路子上来的,所以不好反对,但若是破格任用,反对的声音绝对小不了。

    由此可见,科举简直就是维持国家稳定的超级超级超级政治手段,没有任何政策可以替代科举的作用。

    李琩一脸无奈道:

    “你是真笨还是假笨,让他们参加科举啊,能不能及第,不是朕说了算吗?”

    是滴,这就叫降分优待,有些地方分数高,有些地方分数低,要雨露均沾嘛。

    进士科与明经科,年龄可没有上限,下限是十五岁,而十五岁以下还有个童子科,刘宴就是童子举出身。

    也就是说,只要李琦推荐的人能过了吏部考进入殿试,那就是李琩说了算了。

    而江南士族集团,其文化底蕴、学识修养,咳咳其实要比北方强。

    他们是被无形的手卡住了,不是人家不行。

    李琦想不通他哥为啥要优待江南,但是他对于派他去江南,是非常乐意和向往的,十王宅憋了二十年,还没见过长江长什么样子,只是从一些南方人口中听说过江南的风土人情,如今好了,可以去亲自体验了。

    “行,反正陛下让我去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李琦颇为兴奋道。

    李琩笑了笑:“今后没有外人,你我还是以兄弟相称,毕竟朕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兄弟。”

    李琦微笑点头。

    至于李琩交代给他的多去寺庙,多见大德高僧,这一点他是能想明白的,道教虽然是大唐的国教,但是南方那边还是信佛的多,与佛教接触,有利于与当地世家搞好关系。

    交代完这些,李琩便让李琦回去了,在内殿与郭淑闲聊的咸宜得知,赶忙出来送送李琦。

    等到人走后,咸宜诧异道:“他好像很高兴,阿兄都跟他说什么了?”

    “让他去江南而已,”李琩随口答了一声,便取来一幅卷宗阅览。

    咸宜顿时一愣,缠了上来:

    “是去扬州吗?山高路远,你怎么舍得啊?”

    李琩一愣,诧异道:“那你的意思呢?让他一辈子留京?”

    郭淑也笑呵呵的劝说道:

    “这是好事,尤其还是江南富庶之地,唯一的弊端在于,恐怕别人少不了会嫉妒。”

    一句话,直接将咸宜的思绪给带走了,只听她冷哼一声:

    “凭什么嫉妒?他们跟我们又不是一个阿娘生的,好处能想到他们吗?我只是舍不得罢了,又不是不愿意。”

    说着,咸宜看向李琩:

    “善安的婚事,你考虑过没有?”

    听到这话,李琩重新将卷轴放下,沉默半晌后,道:

    “我有意在河北为他选婿,你觉得怎么样?”

    “你疯了?”咸宜目瞪口呆:

    “李琦去江南,妹妹嫁到河北?兄弟姐妹四个,走两个?我不同意。”

    一个妈生的,终究是一个妈生的,咸宜巴不得兄弟姐妹四个都在京师,时常团聚,根本不忍心山水相隔,难逢其面。

    郭淑平时最常跟咸宜聊起的就是她对兄弟姐妹的相思之苦,咸宜自然不愿意也成了郭淑那样,天天思念亲人。

    在她看来,李琦是男人,外放属于没办法,但是善安怎么能远嫁呢?

    “谁跟你说远嫁了?”李琩没好气道:

    “河北人就不能在长安做官了?”

    咸宜反驳道:“但是河北人在京师有名望的可不多,善安的婚事,当下多少人都在惦记着,你想外嫁关中,呵呵看看有多人会反对吧。”

    李琩顿时不满道:“朕自己的妹妹,由得他人说三道四?”

    郭淑对此,也不太乐意,因为她希望善安嫁给她们老郭家,而咸宜,是属意老杨家。

    各有各的打算,总之,都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妻子和妹妹都不同意,一个委婉的在劝,一个直来直去的反对,李琩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别说了!善安的事情,朕一人做主!”

    郭淑内心一叹,无奈的与咸宜对视一眼,而咸宜呢,直接冲着她哥冷笑几声,拂袖走了

    修陵必修屋。

    每一座皇陵在动工的时候,都会在旁边修建一片建筑群,就是给子孙们服丧用的,等到服丧过后,这个地方便会移交给负责守陵的人,从而成为守陵村。

    皇帝的陵墓是要提前修建的,唐朝的帝王丧志制度是依据汉朝制度延伸而来,皇帝继位一年之后,就要给自己挑陵墓了。

    那是阴宅,风水好不好,皇帝是要亲自把关的,建成之后,他甚至还要去亲自验收。

    而帝陵的规格往往取决于这个皇帝的在位时间,在位时间越久,他修的就越奢华。

    帝陵的陪葬品多寡则是取决于儿子的孝顺程度,而基哥的陪葬品,大多来自于他内库当中无法变现的珍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