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整秩序(3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说给了同一个人听。

    裴耀卿觉得盖嘉运出现在朝堂上,让他很不舒服,你在这里有什么用吗?毛用没有,那你赖着干什么?

    盖嘉运闻言呵呵一笑:“我走不走,裴公说了也不算啊,陛下若是让我走,我即刻返回河西,但若是裴公让我走”

    说着,盖嘉运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这只耳朵进,另外一只耳朵出。”

    他的赤水军,在李琩对禁军完成一番初步的整顿之后,已经撤出了长安城,因为前段时间依然有人揪着盖庭伦不放,所以盖嘉运在请示李琩之后,让盖庭伦带着一万多的赤水军离开了关中,算是避风头吧。

    而且关中也养不起这么多兵。

    盖庭伦这么一走,吴怀实意见最大,直接上奏李琩,状告盖嘉运在河西任用心腹,夺了李光弼的权,要求盖嘉运将赤水军还给李光弼。

    而盖嘉运则是直接奏请李光弼为河源军兵马使,去陇右任职。

    两边吵来吵去,最后李琩取了个中,先让李光弼回来,再做安排。

    很明显,李琩这是偏向盖嘉运的,没错,他必须这么做,他现在需要盖嘉运的威慑力,来帮他做成一些事情。

    韦陟见到两人又斗了起来,于是插嘴道:

    “盖帅的任期就快到了,可以提前考虑留京事宜了。”

    听到这句话,李林甫瞬间意识到,盖嘉运主动讨好自己,多半是冲着这个来的,此人留京,恐被赋予大权,自己的权力怕不是又要缩水了。

    李琩当下,是听的多,说的少,他一直在聆听每一个人的言辞,从而来判断他们的内心想法,方便他默默的引导派系的重新划分。

    当下朝堂的局面,比以前更为混乱,却也正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除去李林甫一派,李适之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门下省正在一点一点拿回一些政令的审核权,李适之当下执着于此,对李林甫的仇恨反而不大了。

    因为他们这一党,本来就是因为李林甫权力过重,压迫他们,才团结在一起的,如今正在逐步夺回权力,仇恨自然而然就少了。

    三裴已经走在一起了,裴耀卿自然是老大,这一派实力不容小觑,一个水陆转运使压着两个尚书,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一派就是盖嘉运,此人暗中与韦家私通款曲,又交好李林甫,目的当然是自保,担心裴耀卿针对他,但是在李琩看来,盖嘉运应该自成一派,而不是依附李林甫。

    最后,便是卢奂的宰相二代集团,现在带脑子的都能看的出,当今陛下极为器重卢奂,吏部尚书,几乎就在等着他呢。

    等到裴、盖二人又争论一番后。

    李琩苦笑抬手,将他们打断,说道:

    “二位都是老臣,在朕心里,都是我大唐的基石,你们不和,为难的是朕,就当给朕一个面子,如何?”

    李琩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是看向裴耀卿的,这种肢体行为,意在暗示裴耀卿让步。

    盖嘉运自然能看懂,嘴角微翘,心里得意的笑。

    裴敦复则是狠狠瞪了一眼盖嘉运,要不是这里是宣政殿,他恐怕会朝地上啐一口。

    裴耀卿叹息一声:“是臣的错,给陛下添乱了。”

    “裴公言重了,”李琩柔声道:

    “朕出嗣之后,最常向裴公请教,引以为师,今裴公身体康愈,正当为朕分忧,除去水陆转运,朕有意拜裴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说着,李琩看向众臣道:“众卿以为然否?”

    李林甫一愣,心知从前的局面又要回来了,以前就是这样,朝堂上三四个宰相分摊事务,裴耀卿以前就是同平章事,那一时期,是萧嵩首相,韩休次相,张九龄与裴耀卿同平章事。

    等到萧嵩和韩休这对冤家一起下台之后,李林甫和牛仙客才顶了上来。

    盖嘉运丝毫不避讳自己的想法,第一个开口道:

    “裴公年老,恐不能担此重任,望陛下明鉴。”

    “那你来当,”裴宽直接撩了一句狠的。

    卢奂闻言一愣,这老小子,怎么跟我的说话方式一模一样?

    裴宽继续冷哼道:“你年轻,你有本事,我怎么听说,李光弼是被你关起来了?有没有这回事?”

    盖嘉运呵呵一笑:

    “这种谣言,别人能信,你怎么能信呢?都传你苛待安禄山,断人家军饷,别人信,我可不信,因为我知道坐在那个位置上,免不了被人中伤。”

    裴宽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不吭声了。

    他差点忍不住脱口而出:我就克扣他了,怎么着吧?

    但是转念一想,算了,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停一下,”李琩突然道:

    “说起安禄山和李光弼,朕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让李光弼去平卢,如何?”

    “合适!”裴宽当即点头道。

    李光弼本来就是契丹人,老家就在那边,他一去,是有把握分走安禄山一部分影响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