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家贼难防(2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老相识吧?你不是也曾在弘农郡任职吗?”

    韦宝兰笑道:“弘农郡,上上郡,朝廷在这里任职过的官员,不胜枚举,我与崔成甫相交,并非在弘农,而是在新丰,因我二人同属水陆转运,因此来往密切,但只是公务来往,并无私人交情。”

    李适原笑了笑:“你撇的倒是干净,新丰仓原先都是崔成甫的人,后来换了一些杜鸿渐的人,你在这里任职,敢说不认识他们?”

    韦抱兰双手一摊:“认识,但并无辖属,卑职也管不了他们啊?大将军怀疑我是怀疑错人了,我亲眷老小都在长安,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不在长安就敢了?”裴敦复忍不住笑道。

    韦抱兰顿时一愣,苦着脸道:

    “尚书就不要逗弄卑职了,我胆子小,经不起您这么吓啊?”

    李适之等人也跟着纷纷发笑,他们的气氛这么轻松,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怀疑韦宝兰。

    为什么?因为郧公房。

    韦家大宗,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他们如果造反,恐怕家里面的凑一凑都够了,压根不用藏在外面。

    再者说,大家心知肚明,韦坚开挖运河,得到大宗的支持,那是因为要捧他和太子妃,捧,靠的是实力,不是火力。

    很多人都认为韦家的大宗非常狡猾,总是捧小宗上位,赢了跟着沾光,输了小宗背锅。以至于大宗一直都很稳定,小宗时不时就会吃个大亏。

    韦皇后就是例子,韦坚这次也是个例子,反正是牵扯不到大宗身上的,人家玩的是政治,不是械斗。

    “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你的嫌疑是洗不脱的,先下去吧,”李适之笑道。

    韦宝兰起身朝着众人揖手:

    “希望早日查清楚,卑职告退。”

    李适之主持的调查,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方都有人来监督,这都是明面上的。

    但是暗地里,也有一个人来了。

    这个人横行无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需要跟任何人请示。

    而他的任务,是将这批军械带回兴庆宫。

    仓库光线昏暗,吴怀实眉头紧锁,打着灯笼指挥着羽林军,将所有军械装车之后,以篷布遮盖,不得漏出蛛丝马迹,悄悄送回长安。

    严武跟在一旁,皱眉道:

    “恩师一路上都没有说话,难道您不想去左相那里询问一下案子进展吗?”

    吴怀实看了一眼严武,摇了摇头,没什么可听的,因为圣人已经认定了,这是太子和王忠嗣的手笔,李适之无论查出什么结果,都已经无法改变圣人的想法。

    但是他心里,是犯嘀咕的。

    当初他亲自来过一趟新丰县,看看李琩在这里搞什么鬼,而李琩那晚确实是在查仓,不过查的是新丰县衙掌管的北仓,不是大仓这边。

    但是杜鸿渐的新丰仓使,是朝廷任命的,当时有李琩撑腰,难道就没有查过大仓吗?

    这件事,他当时是如实上报的,也就是说,圣人清楚隋王针对过新丰仓,韦坚甚至因此要改河道绕过新丰县。

    嘶~~~这事情非常复杂啊。

    吴怀实一时间也有些迷糊了,若是韦坚藏的,被隋王如此针对,理该早早运走才对,难道留下来被人家抓住把柄?

    但如果是隋王,就更说不通了,他能在韦坚眼皮子底下藏军械?何况我当日亲自来过,如果跟他有关,他绝对不会继续留存在这里,因为我知道,就代表圣人知道。

    吴怀实越想越迷糊,只觉心乱如麻,仿佛思绪陷入瓶颈,于是他干脆离开大仓,在外面与严武散步道:

    “我问你个问题,你要烂在肚子里。”

    严武赶忙道:“恩师放心,我的嘴巴严。”

    吴怀实一愣,哈哈一笑:

    “这倒也是。”

    他对严武的这个优点还是非常认可的。

    吴怀实问道:“这批军械,如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太子,一个是隋王,你认为谁的可能性大?”

    严武嘴角一抽,大佬啊,你这个如果也太大了点吧?不过他思忖一番后,还是道:

    “只能是太子。”

    吴怀道:“为什么?”

    严武颇为隐晦道:“因为太子更大。”

    吴怀实浑身一震,如醍醐灌顶,瞬间想明白了,怪不得圣人认定了是太子。

    因为太子造反,成功之后就是皇位,隋王造反,成功之后,还有太子,以及很多麻烦,别的不说,你出嗣了。

    也就是说,隋王距离皇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太子只有一步。

    那么骊山设伏,只能是太子,不可能是隋王。

    想明白这一点,吴怀实认为自己可以完全忽略掉所有中间环节,怎么看,这件事都不会是隋王干的。

    正所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故谋不可众,他当时来新丰的时候,隋王身边可是带着不少人。

    带着那么多人藏军械?那不是傻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