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五章 劳民伤财(2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王都在十王宅。

    随着李琩招摇过市,韦坚派在这里的负责人,也第一时间派人打探李琩的来历。

    这个人叫崔成甫,与韦宝兰,是当下韦坚留在新丰县的两大心腹,崔主管新丰仓,韦宝兰是新丰县尉。

    “就是李琩,他往众仓去了,杜鸿渐跟在屁股后头,手里有节,”韦宝兰着急忙慌的在利人仓见到了崔成甫,道:

    “赶紧派人通知京尹,我去拦一拦。”

    崔成甫一听到李琩的名字,心知今天事情不小,担心道:

    “你能拦得住吗?嗣彭王都挨过他的鞭子。”

    韦宝兰着急道:“能阻他多久算多久,他总不能打死我,请京尹务必要尽快赶来,只有他能拦得住。”

    说罢,韦宝兰便匆匆离去。

    新丰仓下面的仓场,名字非常多,从仓名大概就能猜到里面存储的都是些什么货物。

    比如李琩去的众仓,属于最下等的货物,在大唐,也叫贱货,但并不是代表它们没有价值,正所谓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贱货,是指当下的价格低廉,并不代表将来不会涨价。

    而利人仓,就是贩卖奴婢的。

    崔成甫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就是因为他在给王鉷挑选一些奴婢,这是韦坚的吩咐,挑最好的,给人家送过去。

    他以为韦宝兰应该已经去阻拦李琩了,但是没曾想,李琩接下来冲着利人仓来了。

    你到底是去拦了,还是故意躲开他?

    崔成甫来不及多想,赶忙带着人去往仓场大门。

    他赶到的时候,门已经被打开了,杜鸿渐手持旌节策马而入,见到崔成甫之后,下马笑道:

    “崔县尉,我奉诏接手新丰所有仓场,你的人可以先撤出去了。”

    没错,他也是个县尉,陕县县尉,隶属于弘农郡,也就是韦坚兼任的陕州刺史,现在叫弘农郡太守。

    崔成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大门两侧鱼贯而入的两队侍卫,以及杜鸿渐身后不远处,那名高坐马上,正在四处张望的紫衣青年。

    片刻后,崔成甫道:“我看看诏书。”

    杜鸿渐微笑递给对方。

    没错,是中书门下的印,眼下圣人不问国事,尽托付于李林甫,中书门下出的任命公文,就算是诏命了。

    接着,崔成甫又验了牌籍和印玺,还仔细看了看那枚旌节,确认无误后,这才镇定道:

    “既然是右相的令,我自不会阻拦,我这便禀报韦京尹,让他派人来与杜县令交接,你且稍待半日。”

    杜鸿渐笑道:

    “我持有符节,不需交接,崔县尉尽管将人撤走便可,等到韦京尹来了,我自有详细通禀。”

    一座仓场,分工明确,大多都是本地老人,但是你想控制这个地方,就必须将自己的人弄进来,而杜鸿渐所说的让崔成甫的人撤离,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原先就在这里负责仓场存储维护以及档案记录的吏员,是不能走了,他们走了,这里没人了。

    崔成甫赔笑道:

    “杜县令就不要为难我了,你也知道,我的本职可不在这里,只是暂时受命于京尹,担着一些事情,大事上我是做不了主的,你就等一等吧,不用多久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杜鸿渐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他这个县令,也是归京兆尹管,是怎么也绕不开韦坚的。

    但是呢,今天有人能帮他绕开。

    这时候,就该李琩出头了,因为杜鸿渐不好明着冒犯韦坚,那是上官。

    “你不认识旌节,还是不认识诏书上面的字?”李琩淡淡朝着崔成甫喊话道。

    崔成甫笑呵呵道:“几位上官,就不要为难卑职了,等到韦京尹来了再交接,也是符合流程的。”

    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开口询问李琩是谁,只能装不知道,因为一旦让人家亮明身份,他就真的拖不住了。

    “目无诏命,拖延公事,杖二十!”李琩道。

    郭敬和李无伤第一时间上前,直接就将崔成甫按倒在地,而崔成甫身后有人上前阻拦,三棍子下去,便没有人再敢拦了。

    用刑过后,

    李琩坐在马上,淡淡道:

    “挨了棍子,你也算能给韦坚交代了,将你的人撤出去,不然,打死你。”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崔成甫再也没有一句废话,喊上他的人,将他抬了出去。

    一个县尉,无论如何在亲王面前都是没有牌面的,尤其是圣人的亲儿子,虽然李隆基的儿子够多,但是大唐的县,更多。

    正如李琩所言,挨了棍子,崔成甫也就不用担心韦坚责备了,我拦了,也挨打了,拦不住啊。

    杜鸿渐即使没有入仕的时候,自己身边就有很多心腹随从,这是贵族子弟必备,其中有几个,那还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伴读,后来去了河西,便也开始招收幕僚,当了县令之后,更是从族内旁支要来了十余名子弟,帮着他分担公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