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三章 单于大都护(2 / 3)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隋王是更换,又不是藏匿,如何做文章呢?”

    李泌微笑道:“圣人放手国事,但是皇城戍卫乃重中之重,高将军必然盯的很紧,不容任何纰漏,我们放出风声,就说隋王对武库图谋不轨,他虽无此心,但高将军必然防范,那么隋王今后在左卫的任何动作,都会被内侍省严密监视。”

    “不合适吧?这不是污蔑吗?”贺知章皱眉道:

    “我们要对付隋王,必须抓到真凭实据才能下手,凭空诬陷,只会是窦锷的结局,长源的想法还是过于轻浮了。”

    “其二呢?”李亨问道。

    李泌继续道:

    “如今不只是隋王在觊觎太子之位,十王宅不安分的还有好几个呢,这几个想要坐观虎斗,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愿,要早早将其拉下水,就要炮制一些事情,四王的背后是窦家和独孤家,韦昭明不是说了吗,这两家与裴敦复夫人有矛盾,我们可以借机挑拨。”

    他的这两条计策,都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如何细分,那是要一步一步看形势来决定的。

    第二条还好说,利用恶钱集团想要讨好李林甫的机会,挑破双方关系,将四王拉进来,是符合少阳院利益的。

    但是第一条,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污蔑这种事情,一个不好就是引火烧身,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但是有胆大的。

    韦坚就非常认同:

    “想要李琩完蛋,罪名只有忤逆和造反,觊觎武库图谋不轨,便是很好的由头,我们又不是无的放矢,他最近往来武库确实太过频繁了一些,事出反常必有妖,适当放些风声出去,让御史台的那帮人传到圣人那里,圣人就算不信,心里也会提防着他,长源此计绝妙,乃攻心之术,诸位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这就是抓住了皇帝的心理特点,对于造反这类事情,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李隆基最防范的偏偏就是他的儿子们,所以李泌这一招,确实杀伤力极大。

    看似污蔑,实际上叫做捕风捉影,让圣人有杯弓蛇影之感,便会对李琩产生疑心。

    还是韦坚那句话,想要干倒李琩,只有那两个罪名,这可是历史上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李亨眼见堂下众人忧心忡忡,沉声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孤如今也是没有退路了,李琩做事越来越大胆,孤若还是像从前那般忍让,必吃大亏。”

    李泌点头道:

    “正所谓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敌者,无常也,太子最近要多去庆王宅,姿态要放低一些,他们想利用我们对付隋王,我们何尝不能如法炮制呢?三方角逐,在形势也,仇之敌,吾之友也。”

    李亨顿时大笑:“得长源,孤无忧亦。”

    韦坚也一个劲的称赞李泌谋略过人,有庙胜之策,他知道,少阳院也是有派系的,而李泌当下无疑是红人,必须争取过来,与他一起支持太子妃

    四王党,其实是不团结的,因为里面有一个真正的老好人,荣王李琬。

    他不愿看到兄弟阋墙,却又劝阻不了,所以便干脆置身之外,谁也不帮,也彻底断绝了与李琩的来往,免得自己那两个亲兄弟跟他翻脸。

    他现在脑子里,经常会想起一个人,宁王李宪。

    为什么宁王就能谦让大位,而其他人却要争个头破血流呢?如果兄弟当中人人皆是宁王,那该有多好?

    届时太子登基,兄友弟恭,一团和谐共享荣华,这才是盛世局面啊。

    但是他也知道,他这是痴人说梦,皇权和平交接,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

    也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其实颇得李隆基欣赏。

    李隆基是真的认为,荣王琬的品德,是他的儿子当中最好的。

    所以今天,内侍省来人了,五大巨宦之一的黎敬仁亲自来宣读旨意,圣人册封荣王琬为单于大都护。

    虽然是虚名,是遥领,但还是足见李隆基对李琬的信任。

    当年剥夺了人家的河西节度使,李琬就没有任何意见,似乎觉得挺无所谓的,没了就没了。

    这一次,也算是圣人的一种弥补吧。

    “突厥完了?”李琬接旨之后,询问黎敬仁道。

    黎敬仁点了点头:

    “降部已经安顿在顺、祐、化、长四州,及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由单于都护府节制,治所不变,还在云中郡,副都护为张齐丘。”

    说白了,管事的就是这个张齐丘。

    此人就是当年差点被基哥任命为宰相的那位,基哥当时实际上属意的是张嘉贞,但没有记住人家名字,差点搞错。

    而张齐丘,是此番王忠嗣攻略突厥的最大功臣,就是他联络突厥各部,分化离间,最终促成拔悉密、回纥与葛逻禄三部攻打乌苏米施可汗,才有此大功,彻底瓦解了大唐在塞外的威胁。

    这个人的本职,是右千牛卫大将军。

    听起来真唬人啊,实际上左右千牛卫在十六当中,属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