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章 我要喝健力宝(2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直接便跟基哥提要求。

    因为人家担心夜长梦多,打铁要趁热。

    “不是什么好事情啊,”李琩叹息道:

    “右相喜欢番将,但是武举大多为世家子弟,左相和右相在军方用人上面,会有不小的冲突,两人一个不好,容易分裂藩镇。”

    盖擎也是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番将于财政有益,汉将于国家有益,是要视形势做取舍的。”

    没错,李林甫之所以重用番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番将省钱,并不是历史上描述的,担心汉人将领从节度使转为宰相,分他的权。

    那么为什么番将省钱呢?因为观念不一样,出身不一样,习俗不一样。

    李光弼是契丹人,他爹李楷洛死后,葬礼依照契丹习俗归葬,并没有耗费多少,但是换成汉人的话,那是倾家荡产也要安排葬礼的。

    在长安,借钱办丧事的情况层出不穷,即使是大家族也是如此,因为谁家都有穷亲戚。

    陵墓是阴宅,而华夏自古以来最看重的就是宅子,阳宅和阴宅,在这上面花钱,是下血本的。

    有些老百姓家里连个碗都没有,贵族的陵墓当中几千只瓷碗,瓷器不单单是日常用品,也是陪葬品。

    那么问题来了,我没钱啊。

    怎么赚钱呢?自然是依靠自己的职位。

    盖嘉运是汉人,钱多的可怕,因为家大业大奴婢多,需要支援的穷亲戚也多,赚了钱就买田亩,买了田还不缴税。

    而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呢,在长安连座宅子都没有,花钱的地方不多,自然对财物的欲望也就不大了。

    当下财政的三分之一,都用来供应藩镇,钱多的地方必然贪腐严重,这是事实。

    那么李林甫想要节流,自然就会选择对钱不太看重的番将,甚至会大力提拔番将成为节度使。

    因为节度使在地方是军政一把抓,他们跟朝廷少要点钱,国家就可以在其它地方多用点钱。

    盖擎的那句视形势取舍,就是关键所在,当下财政亏空,重用番将几乎不可避免,虽然这类人对大唐的忠心和归属感不够,但眼下这种情况,更看重的谁能省钱。

    等到朝廷不缺钱了,那么就要考虑边防安全,必然削减番将数量,所以啊,政策是随着形势在不断改变的。

    盖擎自己最清楚,他跟他爹到底搞了多少钱,王人杰担任衙内副将的时候,都敢挪用本部军饷,那么不受监管的盖嘉运挪了多少呢?

    李琩的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安禄山,李适之肯定是不会重用此人的,但李林甫绝对会捧,那么安胖子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起势呢?

    校场内,传来阵阵的惊呼声,飞龙军和河西兵,也被李适之超神的箭术所折服,一群人围绕着侯架观摩,赞叹不绝。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很快结束,李隆基心情大好,已经在看台上与众臣饮酒了。

    杨玉环的酒量也是相当可以,经常帮着基哥替酒,看台上已经不如原先时候严肃,轻松自由了不少。

    杨玉瑶趁着这个功夫,来寻李琩,小声埋怨道:

    “你个没良心的,到现在都没有去探望二叔,今晚务必去一趟。”

    李琩闻言点头道:“我的错,三娘(韦妮儿)有孕,我不宜沾染病气,这才只让十娘代我(杨绛)探视,如今想想终究还是不妥的。”

    “当然不妥了,”杨玉瑶也没有将一旁的盖擎当外人,直言道:

    “又不让你见人,只要进了大门就可以,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你还不如人家盖将军,人家夫人也有孕在身,都过去探望了。”

    盖擎呵呵一笑。

    他现在巴结杨玉瑶巴结的可紧,送出去不少钱,一部分是给杨玉瑶本人的,一部分是经杨玉瑶的手献给圣人。

    历史上杨氏三姐妹都可以安排官员了,被称之为:四方赂遗,日夕不绝,官吏有所请求,但得五杨援引,无不如志。

    事实上,并不是她们有这个本事,而是因为官员们是在借她们的手给皇帝送礼,最后其实是皇帝安排的。

    皇帝就不收礼了吗?怎么可能?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基哥做为有唐一代,日常开支最大的皇帝,他能不收钱,不收钱能花这么多?

    盖擎眼下就是在走这条路,送出那么多钱,自然也是有收获的,今天刚开场的时候,圣人便召他过去垂询了一番,还嘉奖了一番。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圣人嘉奖等于什么呢?

    等于你就快要升官了

    王人杰与李嗣业的步击,可谓今日全场焦点。

    硬碰硬,完全不顾性命的拼杀,那番血腥场面,以至于看台上不少贵妇人掩面回避,不忍直视。

    两人接连换过三次兵刃,全都被他们恐怖的力道硬生生磕断,到了最后,就是肉搏。

    王人杰终究上了年纪,吃不住李嗣业的虎劲儿,被一拳打在耳侧昏了过去。

    这样的结果,李琩是满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