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亨(3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句话,将太子名字的问题推到了李隆基身上,名字是你起的,太子无错,今日既然知道是恶名,那么太子愿意改。

    他这么一开口,瞬间便有更多的人站了出来,请圣人为太子更名。

    李祎赶忙给太子使了一个眼色,李绍也赶忙站了出来,跪地请求父皇更名。

    李隆基冷冷的注视着下方的儿子,沉吟半晌后,缓缓道:

    “元亨利贞,便取一亨字,幸得右相提醒,否则朕险些误了吾儿。”

    “圣人英明,”众人纷纷跪地。

    这件事表面上,似乎就这么揭过去了,但实际上在李隆基的心里已经有了芥蒂。

    他常年打压太子,可谓世人皆知,那么太子对他的怨恨有多深,他心里是没数的,李林甫今天这一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提醒朕,太子对朕的不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他现在老了,体会到了自己的父皇当年惧怕自己的那个眼神,唯一的不同在于,自己当初手握兵权,而眼下的太子被困十王宅,难以施展。

    不,他虽然没有兵,但还有依附他的臣子。

    李隆基眼角余光瞥了一眼信安王。

    皇帝最怕的就是这种神神叨叨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明知场合不合适,还是立即便给太子改了名字。

    而太子眼下,心中的怒意已经是压不住了,对他来说,改个名字无所谓,我都改了好几个了,十王宅的这帮人包括李琩,也都改过,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李林甫说出的这个改名理由,已经不仅仅是羞辱了,完全就是赤果果的宣战。

    孤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你们终于按耐不住了。

    李适之面无表情的坐着,但心里已经是涌起了惊涛骇浪,该来的还是来了,比他预想的更快了一些。

    他是不希望太子和李琩过早翻脸的,这对他不利,因为他刚刚出任左相,还没有坐稳当,需要一个平稳的过渡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但眼下这么一闹,李林甫势必会将权力握的更紧,他的权限会不断被挤压。

    场边,李嗣业起身朝着主看台道:

    “飞龙军校尉李朗,出身陇西李氏,愿意一战,请圣人恩准。”

    他派出的这个,同样是擅长骑射,李嗣业眼光毒,一眼看出罗圈腿是马上兵,所以派出骑射高手接战。

    “虽为宗室,然刀剑无眼,当尽力而为,准了,”

    李隆基面无表情道,他的心情明显已经不如刚才了。

    老李家是不是出身陇西李,难说,极大可能是冒认,但是陇西李在唐朝被归入宗亲,这是事实。

    圣人恩准,场内的两人也开始准备。

    他们会在其他人的帮忙下换上适宜马上作战的轻甲,战马一侧会挂一面盾牌,一人一张弓,十支箭。

    李晟亲自检查马掌之后,给马带上了眼挡。

    眼挡固定在马眼两侧的颊革上,因为马的眼睛可以覆盖周围360度,哪都能看到,眼挡就是为了防止它乱看,只将视线集中在前方,这么做,能够让战马更为听从骑手的指令。

    一切准备就绪,李晟和程元振分别向主看台示意,随着兵部官员的一声铜锣敲响,第一场开始。

    马射,主要的技术要点就两个,骑术和运动中的射术,而骑术更为重要。

    骑术牛逼的人,在马背上是非常灵活呢,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蒙古汉子一样,能在马背上做出各种的高难度动作。

    许绍在锣音敲响的第一时间,整个人倾倒于马背右侧,只以右脚踩在马镫上,身体完全隐藏于战马背后,驾驭着战马飞速的绕场奔行。

    对面的飞龙军也赶忙策马朝着相反的方向绕行,他能够察觉到,对手的脑袋其实一直在马颈下方注视着他的所有动作,他如果贪功射马,那么对手就会趁着他换箭的空隙给他来一箭。

    不划算的,这样的形势,先出箭必然吃亏。

    他们俩就这么绕场奔走着,都没有选择出手,但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一刻钟。

    外行看起来,会觉得这场面好无聊啊,比如张盈盈父女这样的贵戚,两人骑在马背上,不停的更换姿势,动作虽然潇洒,但总觉得更像是马技表演。

    只有行伍出身的人才知道,两人的各种变换都具有针对性,是在不停的寻找机会,所以他们看的聚精会神,仿佛自己已经参与其中。

    这就好比足球比赛,球盲只看能不能进球,而球迷能看懂每一个细节变化和节奏转换。

    咸宜眼下就是这样,只在乎河西这边能不能射中飞龙军,她都已经准备好鼓掌了,而坐在他身边的就是张垍夫妇。

    场内局势终于发生变化,许绍转变战马方向,开始朝着场内圆心奔去,人在马背上互左互右,闪转腾挪,灵活的像只猴子。

    李朗见状,策马奔驰的同时弯弓搭箭,犹豫几秒之后,实在无法瞄准,只能退而求其次,一箭射向战马。

    许绍把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