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赏罚(2 / 3)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我的人护卫你们周全,你们敢教训我?

    “操练儿郎总需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隋王怎么看?”程元振问道。

    李琩沉吟片刻后,道:

    “下一站虢县,若是明日子夜抵达,赏行军矫健者二十人,娼妓陪夜。”

    说罢,李琩看向武庆:

    “你吩咐下去,以体力健者,为上选。”

    武庆点了点头,出去安排。

    李琩让武庆去,是要卫士们知道,赏赐是我的主意,可不是程元振,将来得了好处的卫士,也只会感激隋王懂他们的心意,方便李琩收拢人心。

    每一座驿站,都是一个商业综合体,有大有小,除了解决吃住问题外,那便是生理问题了。

    旅途劳顿,有一女子陪你度过漫漫长夜,岂不快哉?

    军伍的男人最好这一口,戍卫长安的还好点,藩镇的简直没法说了,见着女人,眼睛都是直的。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不容易见着嘛。

    禁军出了长安,找女人的地方只有驿站。

    程元振无话可说,这样的主意他是想不出来的,因为他没有带兵外出过,也对女人没什么兴趣。

    李琩之所以了解,是因为他身边出身陇右军的牛五郎,就是个色中恶鬼,色到什么程度呢,偏爱三四十岁的大乃。

    李琩好多荤段子,都是跟牛五郎学的。

    “今晚就在这里休整,战马都是疲累的,无法赶路,明日一早出发,”说罢,李琩朝几人道:

    “诸位也下去歇息吧。”

    李光弼等人告退离开。

    “怎么样,一路感觉如何?”等人走后,李琩才与自己的幕僚闲聊道。

    郭子云首先皱眉道:

    “西行路上,还是要想个办法控制飞龙军,我观其军纪,可谓腐烂不堪,这样的护卫一旦遇事,怕不是瞬间土崩瓦解,于殿下安危不利。”

    府兵制沿用至如今,几乎已经算得上土崩瓦解,十六卫的卫士,很多都是依附世家的豪强子弟、地皮流氓出身,已经不是从前的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的府兵了。

    农户们一辈子的心思都在土地上,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简单,进入军中大多服从军纪,唯命是从,刺头很少。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豪强子弟、地皮流氓的脑子都很活泛,想法较多,他们占用军籍本来就是为了避税避役,说白了在军中也是混日子,无疑为管理军队增加了不少难度。

    战斗力更是堪忧,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安禄山造反打的那么顺,因为对手不行啊。

    李晟也跟着吐槽道:

    “确实太差劲了,我在陇右的时候,我阿爷以及祖父,都以为禁军很厉害呢,只看今日行军,一个个气喘冒虚汗,这不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吗?”

    他们家是陇右地头蛇,他爹是陇右镇西军副使,他爷爷是陇右积石军副使,正儿八经的骁勇悍将。

    见惯了陇右那些兵,再看眼下这支飞龙军,李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听不听话是一方面,首先身体素质就不过关啊。

    而李琩担心的就在这里,这世上的聪明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胆小。

    李琩胆子也小啊,毕竟身上的差事风险太大,身边带着一帮子废物,真要跟盖嘉运闹翻了,遇上人家的河西兵,大概率一触即溃。

    因为飞龙军的卫士心里没有明确职责,我到底护卫谁?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看样子鲁炅也有这层忧虑,所以才建议西行路上操练这支禁军,”郭子云道:

    “那个程元振,明显不是这块料,殿下首要之务,是将这支部队的军权握在手里。”

    李琩点了点头:

    “你们私下用点心,先跟飞龙军那几个将领结下交情,方便我因人制宜。”

    “属下明白,”众人纷纷道

    杨玉瑶历史上的封号,是虢(guo)国夫人,那么虢国在哪呢?

    就是虢县,也就是后世的宝鸡市,周文王弟弟虢仲的封地。

    从武功县至虢县一路行军,李琩都在留意观察,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飞龙禁军大多体力堪忧,但是他们座下的战马,体力都不错,归根结底,草料供得上啊。

    可见骑兵作战,最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将战马喂好,是喂好,不是喂饱,这玩意闲下来就得喂,喂多少它都能吃进去,到时候肚子垂下来,别说跑了,走都走不动了。

    驿站内,备有战马吃的精细料,由草料、豆料、黍米、高粱、麦麸混杂而成,吃的比人好多了。

    但不能经常喂养它们这种东西,不然将胃口都养刁了。

    驿馆内,李琩接过一份文书,拿出自己的处置使印玺,哈了一口气,盖在上面,递给了对面的虢县兵曹参军陈文升。

    兵部为驿站的最高直属管理机关,兵部驾部郎中负责全国驿站的管理,那么在地方,驿站的管理事务,由当地兵曹参军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